在咏春练习中,膀手是一种防守性的技巧,它的主要作用是消解对手的直线攻击。这种被动式的手法在小念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与其他掌法结合使用时。膀手可以分为三种:高位、中位和低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实战应用。
一、膀手训练
首先,要保持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双拳收于腋下,同时双腿下蹲(图1)。接着,以脚跟为轴同时外分形成二字钳羊马(图2),然后右臂滚动肘部外翻成三角形,这就是高位膀手(图3)。侧马高位膀手见图4。
二、中位和低位膀手
在正马基础上以脚跟为轴向右转动形成右中位膀手(图5),要求肩、高于肘、肘、高于腕、腕低于肘。这是与高位不同之处。在侧马基础上,将后脚跟垫起并放低腰来实现左低位置的侧马低位膀手(图6)。
三、避免常见错误
要注意不要让大小臂之间形成直角,而应保持45度角,以顺应对方强力的来势。此外,不要用小臂或拳去格挡,因为这会犯“找手”的错误,并且留给对你不利。最后,要避免耸肩,使局部肌肉紧张而无法产生震荡力。
四、辅助性训练方法
可面对木桩进行练习,身体距桩半步距离,以确保正确角度。此外,可将皮条拴在木桩与小臂之间提高速度。每组3分钟,每分钟120~150次。
五、新颖运用方式
通过训练,可以改善伸缩肌活性,加强速度和震荡力。而且,不仅如此,还可以作为架挡敌人攻击的一种特殊方式,但绝不能单独作为主攻策略,因为这样会导致招式失灵,让敌人找到破绽进攻。
六、实战中的运用技巧
当对方以直拳击来时,我如果已经弹桥无计可施,只能迅速利用我的臂弯来打回去,此时我便发挥出我的“消击”技巧。我还可以变换姿态,从中带来的力量转化为摊打,对方再想近身抱住我,我则即刻采取“破抱”措施,将他迫退开空地。但这些都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需要不断实践提升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