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练10种气功揭秘盘架的式式相连与式式有势-陈雄

在观看网上视频中太极拳名家郑曼青的盘架技艺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从起势到收势,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好像长江大海一样滔滔不绝,没有任何缺陷或凹凸,动作连贯而完整。他的每个举动都显得轻灵无比,一手一脚前后左右都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而内心却充满了神意气。外表看似筋骨皮,但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气势和神韵。这正是我们学习传统太极拳所追求的完美范例。

在太极拳中,每个拳式都是由多个拳势组成,如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中的“揽雀尾”就由七个不同的拳势构成:左掤、右掤、捋、挤、按、向前推和后坐推。这些拳势体现了虚实转换、刚柔相济以及技击与养生之间的变化。在打斗中,练习者通常喜欢使用“招”或讲解“式”,但实际上,这些招式都是通过不同的拳势来完成的。

太极名师浦汉健曾说:“太极散手之秘在于‘用势法打人’!”京城太極拳名家白旭华则指出:“杨家自己练,与教别人练,在方法上是不同的。杨家自己练的是要‘勢’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的根本。”

有些爱好者在盘架时,上一个姿态还未完全放松,就急切地进入下一个姿态,以为这就是流水行云般连续不断的盘架。但这种做法只是表面上的模仿,不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稀里糊涂”。这种状态意味着对武功本质无深入理解,对内涵缺乏认识。而这样的训练方式远远不能达到真实意义上的“形式随意”的境界。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认为定型后的姿态是一种停顿或者劲断,这可能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这样的姿态恰恰处于化劲发劲蓄劲之中,是一种忽隐忽现变化的一气化两空。在小成阶段如“搂膝拗步”、“搬拦捶”等定型时,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身躯各部位随着呼吸有节奏性的变化,同时精神集中,保持一种如同水波浪花般自由自在地移动的情形。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流利地进行盘架呢?首先,要注意观察肢体与眼神是否有相应变化。当一个定型即将结束,有一股像水波又像风暴又像云朵那样的力量出现,那么这一系列行动才算达到了理想状态。如果肢体跟随并且眼神追踪,而当最后一刻没有那种能量释放,那么这个过程就被视为停顿或劲断了。

至于那些所谓流水行云连绵不断的盘架,它反映的是一种心静体松,以及周身协调运动。而其中,“贯穿”和“周身一家”的概念尤其重要。一辆火车由许多车厢连接起来,其中九大关节就是关键连接点;每部分独立但灵活地联系在一起,再以精准控制下的精神意志,使得整个身体动静统一。这正是《剑经》所描述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也就是李树田老师提到的初级阶段标准——周身一家的表现形式不同阶段也有不同层次含义。

我个人认为,“式式相连”和“式式有势”的理解会随着技能水平而改变。在非完全松透的情况下模仿高级段位者的表现是不合理也不可取,因为这是基于科学原理无法实现的事物。而那些经验丰富的大师们,他们通过长时间修炼掌握了各种秘诀,从而使他们的小小举措成为艺术品,而不是简单的手臂挥舞或者脚步踏移。

总结来说,“样样皆需圆融,无间断续”,这便是我今天想要强调的一个中心思想。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即使是在最基本最基础的地方,只要你能做到全力以赴,全心全意投入,你将会逐渐悟到这些难以言喻的心法,并将它们融入你的日常生活和武术训练之中。此话怎讲?其实很简单——它就在于把握住那个瞬间,让自己的身体自动变换,让一切顺其自然发生,而不是去刻意制造一些漂亮但是毫无内容的话语。你只需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保持清晰头脑,不忘初心,你就会找到正确答案,并且你的道路必将通向成功。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将这些道理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上,比如,当你走路的时候不要只是机械性地抬腿,而应该让腿部自由自然地活动,同时带给周围的人一种既优雅又充满力量感的问题解决者的感觉。你会发现,不管是在平凡还是非平凡的事情面前,都能展现出那份独特魅力,那份让人敬佩甚至惊叹的情怀。这便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给你们的话题——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深度更有价值?

陈雄先生,他曾经接受过林墨根先生及松绪金先生等三位著名老大的悉心指导,并系统学习杨氏 太极刀剑套路、小快、大快、中快各项技术。他也专注于108、小快、大快、中慢、中慢等各类套路训练,并取得了中国武术六段证书。此外,他还担任四川省推拿研究院副院长,为钦州天行健俱乐部教学导师,是目前已知公认的一代传承者之一。

标签: 形意拳完整版教学视频人真的能练出轻功吗练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有哪些招式功夫大全招式拳法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