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爷爷奶奶的教育孙子孙女,除了照料生活,主要是自己做榜样言传身教。
自己要品行端正,为人和善,善于交际,多说多笑,力所能及的多劳动,热爱文化,多读书。在孩子面前不争吵,不自私。
对孩子多欣赏优点,多夸奖,多鼓励。孩子做错了说错了,不嚷不吵,但是要告诉他这样不好。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孩子天真活泼,爱玩,不是坏事,下要制止。
教育孩子讲究卫生。儿子儿媳最担心这一点。
不能溺爱,不能溺爱,不能溺爱!重要的话说三遍!不过,隔代教育再好,也是替代不了父母的!
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很大的人格缺陷的风险!
也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无法弥补之殇。是个具有时代特征,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
舍得教育,该批评的时候批评,该做什么的时候别包办代替,不要让孩子因为缺少父母陪伴而心理自卑,也不要为了争气而努力读书,隔代教养比父母带更艰辛,非常不易!
虽然隔代教养会产生很多问题,但好的方面是,隔代教养的孩子都很善良质朴!
在农村,很多都是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之女均由爷爷奶奶陪伴,教育问题自然也就有爷爷奶奶管。但是老人们参与教育孙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种情况的爷爷奶奶们,对孙子孙女的教育事事关心,很严厉要求,且亲自监督学习。老人们的心态:一是感觉自己教育孩子成功,沿用以前自己教育子女的办法,相信对孩子严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二是还存在不相信子女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三是可能是觉得自己当年对孩子监管教育不到位,现在在孙子身上弥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
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会消弱其父母的权力,孩子会认为爷爷奶奶们是家里的权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角色定位,亲子关系会产生错位。
第二种情况的爷爷奶奶们,对孙子事事纵容溺爱,从不对孙子做要求。老人的心态:一是老人以为事事顺着孩子就是爱。二是也许他们做父母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爱,内心一直遗憾和自责,有了孙子后就加倍补偿。三是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老人眼里就是宝贝疙瘩,不忍心看孩子受一点委屈。 这种情况对孩子的主要影响是孩子会觉得自己在家是最重要的那个人,父母不能满足的需求可以在爷爷奶奶那里得到满足,会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有效管理,孩子会任性自私,不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长大后适应社会和面对困难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比较弱。
爷爷奶奶们参与孙子教育的一些建议:
1.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孩子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刷牙、换衣服,但却被爷爷奶奶代为其劳。过分的呵护,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成长能力的机会。
2.不要过度监督孩子。害怕孩子出错,应容许孩子出错。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就极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孩子的不信任感。
3.不要过于严厉惩罚孩子。这种教育方法,源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理念,他们觉得对孩子就要严格管教,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4.爷爷奶奶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应以传授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为主,放手让孩子的父母去管理教育,与孩子父母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发生冲突时不宜当着孩子的面进行沟通。
5.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孩子,应遵循通行的教育理念。让孩子的人格完满才是真正的成功。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为时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
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都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强身健体。但是中老年人也分年龄段,不能一概而论。
从我周围练习太极拳的人中,大至可分为两个年龄段:第一个年龄段为四十岁至六十五岁;第二个年龄段为六十五岁以上。他们都是以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为主,第一个年龄段的拳友也打陈式老架一路。第二个年龄段身体好的拳友也与第一个年龄段的拳友一样打陈式老架一路。所以,选择什么套路既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选择。
陈式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带刚,的确适合中年拳友及年龄虽然偏大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朋友习练。这套拳有发力、腾跳的动作,打起来流畅抒情,是拳友们喜爱的一个套路。
杨式太极拳,包括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动作舒展大方,可下蹲可不一定下蹲,基本不发力(除竞赛套路中42式有一个掩手肱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拳友练习。特别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85式更受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也同样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拳友练习。
故而,以上这几类拳都适合中老年作为强身健体之练习。怎样选择,就要看各人的爱好及习惯了。我觉得相较而言杨式太极拳普及率高,更适合中老年习练。
无论哪一种太极拳,中老年人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大部分这时候练拳,主要是想要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那么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大强度运动,比如过于求低、求慢等,一定循序渐进,逐渐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
当然自己注意是一方面,有明师(明白的老师)指导可以加快这个节奏,减少受伤的事情发生的概率。
(本来写了某些拳合适,某些不合适,最终更改一下,只要自己接触的,喜欢的,并且不过于去追求动作的大而美就可以)
盆底肌和腹直肌的作用非常重要,支撑着腹部的很多器官,包括直肠、、子宫和膀胱等。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过程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腹直肌长时间处于被拉长的状态,导致其功能下降,腹部松弛。
恢复盆底肌和腹直肌的功能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产后42天至1年之内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半年之内是肌肉恢复的黄金时期,效果会比较好。如果你已经生完宝宝好几年了,才认识到恢复肌肉功能的重要性,也为时不晚。盆底肌和腹直肌的锻炼就很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锻炼一样,长期坚持锻炼下去就会有效果。很多人五六十岁后才开始健身,仍然能练出马甲线。所以锻炼不分早晚,当然越早恢复,效果会越好。
以下是建议坚持进行的几个恢复训练:
凯格尔斯
骨盆肌肉训练是收缩和放松骨盆底肌肉的做法。如果您在打喷嚏,大笑,跳跃或咳嗽时出现尿液泄漏,或者在失去大量尿液之前有强烈的排尿冲动。
主要肌肉起作用:盆底肌
蹲下
深蹲可以吸收体内最大的肌肉,并且在力量改善方面具有最大的收益。
主要肌肉起作用:臀肌,腿筋,股四头肌
臀桥
这臀桥对于臀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如果做得正确,它还会在此过程中激活骨盆底肌肉。
肌肉有效:臀肌,腿筋,骨盆底
为了增加挑战,请在稳定球上完成此练习。在起始位置,将双脚放在球上,背部平放在地面上,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仰卧分腿
仰卧分腿是一项腿部动作,是普拉提锻炼中许多动作的基础。通过添加分割,您也可以激活臀部和骨盆底肌肉。
肌肉有效:腹肌,臀部,盆底肌
鸟狗式
平衡和稳定的运动,鸟狗是一个全身运动,让你一次性吸收许多肌肉,包括骨盆底。
肌肉有效:腹肌,背部,臀部和臀部
如果你的盆底肌肉需要加强,有几个简单的动作可以融入您的日常生活中,这可能是有益的。记住每次运动时都要有意识地吸收肌肉,以达到最佳效果。
如果你对运动康复兴趣,但是没有方法不知道怎么运动,可以添加公众号:“上海雷澄运动体能康复中心”不定期分享关于体态、呼吸、肩颈不适疼痛、腰痛、膝痛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