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练拳的旅程中,我曾经追求过所谓的“气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进步并不明显。后来,我回顾了老师当初教我的拳架时常提到的“筋骨胀开”,这让我意识到当初老师的话是完全正确的。
太极拳要求全身骨节松松拔开,以便于节节贯穿。有的人练了多年太极,但不能顺畅发力,这可能是因为没有练出抻筋拔骨的功夫。全身骨节拔开,让人感觉全身充胀,好像有无穷力量。这也是太极拳要不但能化,还要能打,练出抻筋拔bones"金刚力",再深入就是暗劲、透劲。
抻筋拔bones是换劲前的前提,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层境界。我觉得在练拳时,筋骨拉伸的过程是没有极限的,而这个过程和“软功”不同,它是一种整体协同感觉。
有些人认为立掌会使前臂紧张,不利于放松,但实际上,如果按照规矩进行,就不会感到紧张。在推手时,有些人使用所谓“凌空劲”或“几米外发功”,这只是未得真传,没有下苦功造成的问题。而我现在训练时,尝试用规矩进行立掌,并且不感到紧张,这说明必须通过抻筋拔bones才能真正放松。
我把这种训练方法称为“武練法”,而那些专注于气、神、空的人则可以称为文練法。文練法虽然能够健身和推手,但对于技击能力来说是不够用的。在太极中,我们更像是在做油,而不是水,因为油既有透性,又有粘性,与人交战时更加难以摆脱对方的手脚控制。
通过不断地努力,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全身如一条大龙,以及如何像龙蛇一样将对手缠住,使其无法动弹。我也学会了如何用内劲来搓揉筋骨,让它们分离,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全身上下都会感到酸痛疼痛。但正是在这个阶段,我才真正进入到了太极拳的大门之中。
随着实力的提升,当达到换势临界点后,一种与常理背道而驰的强大力量会逐渐出现。这时候,不仅身体中的气血流通良好,而且每一次挥动都像是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当达到这一境界之后,即使是最复杂的情形,也能够轻易应付,无论是快攻还是慢打,都变得游刃有余。
2025-01-07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