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源远流长的国粹,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实用性,深受世人喜爱。《太极拳经》是研究太极拳学之必备理论,为历代太极名家所重视,并以此作为太極拳理论之經典。本文将十几年来所收集的关于《太極拳經》的名家注解整理出来,以供太極拳愛好者参考。
在练习中,一举动须轻灵,如同揽月捉星,无一不需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方能使身形周全无缺陷处,无凸起、断续之处。根在脚下发于腿部,主宰于腰间,形于手指端,每一步向前退后,都需完整一气。
若有不得机、不得势处,便会身形散乱,其病必由腰腿所求。在上下前后左右皆然,这些皆是意,不在外表显露。如意要向上,即含下意;若掀起物体而加挫之力,则其根自断,是速败无疑。
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虚实,全体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这正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如十三势中的八卦与五行相结合,如同乾坤坎离四正方,与巽震兑艮四斜角相融合,又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
杨露禅注释了“一举动”、“气宜鼓荡”、“无使有缺陷”等诸多重要观点。他强调练功时不能用莽力,要追求轻灵,同时每一个姿势都要贯串起来。他还提到,“气鼓荡则无间”,“神内敛则不乱”,这两者都是达到完美状态的关键。
陈微明也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没有劲道,就不会自然轻灵;没有连贯,就容易被攻击穿透。他还强调腰腿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腰腿才能跟随身体各个部位,使得整个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地步变化和力量输出。
最后,我们可以从这些名家的注解中了解到,在学习和修炼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它背后的哲学思想,这包括对时间、空间、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种独特看法。而且,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门武术艺术。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