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时光里,记忆中总是那些激动人心的训练场景:教练带领我们排队,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了每天必备的操练——抬腿、冲拳;马步、扑腿;搁脚、拉韧带。没有几月的刻苦训练,你就别想学到正规套路。
正式跟随师父学习太极拳,我从最基础单练动作开始,每日重复挥臂提手;倒撵猴拗步,甚至连掤都要反复练习。久而久之,我感到厌倦和困惑,有时甚至想要放弃。但那份求知欲驱使我坚持下来。在后来的岁月里,无论我再学习其他动作或是拳架,都变得十分顺手自然。而且,那些规矩与韵味融合的拳架,更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完美。我也曾经深入研究叶家的太极剑,它不仅模仿得有模有样,还独具一格,不输于他人。这些都是师父给我的扎实功底。
然而,当我观察当今太极拳教学时,我不得不表达出一些担忧:
教学过程中过多地灌输阴阳学说等哲理,而忽视了基本功建设:“站桩”、“武术导引”、“吐纳法”的重要性。一上手直接教授套路,没有拉韧带松关节,只能依样画葫芦地比划着根本不知道内涵和用途。
拳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但并未进行严格矫正一个月学会一套套路就算大功告成。
学生只关注快速掌握动作,不理解其来龙去脉和内涵,只为了自己打完整套而已。
新生的学生竟然可以像模像样的指教起,而且有些学生虽然打得不好,却被赞扬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已经成为行家。这误导了无数人,使他们错失真正理解太极拳真谛的机会。
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做动作,没有正确姿势,他们却被熟视无睹,这种情况让人难以接受。
基于这些发现,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书者应该遵循为师之道,尽职敬力,上牢记武林祖训,下不误众位子弟。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忽悠人!我们必须念念不忘“学拳容易改拳难”,决不能轻易传授。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太极真功夫,就必须全身心投入,不断创新传授方式,让每个人的体会更加深刻。这也是当代教书者的义务,也是我个人的追求。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7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