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焕枝
我所认识的咏春拳有两种传承:一是由梁赞宗师传下来的佛山咏春拳,另一是古劳咏春拳。佛山咏春拳由叶问带至香港,再由梁挺先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李小龙也曾向叶问学习过这门佛山咏春拳。这门武术包含三套拳法,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还有六点半棍和双刀,以及跌打秘诀。古劳咏春拳虽无具体的拳套,但其技法、手法与佛山咏春拳相近,以对拆为主,包括了二十多个散手动作,如木人桩和双刀动作,以及十多个对拆法,如跟手灵变技法。
古劳咏春拳中的“来留去送”即为咏春拳的小念头技法;“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则是寻桥技法;而“高接低攀”则代表了标指技法。以下,我将探讨如何通过训练掌握这些技术,并分析它们在实战中的应用。
小念头是一种简接顾打合一的技术,对于中近距离搏斗非常有效。它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防守能力,能够在对方进攻时迅速反击,其关键在于趁对方松懈时发起攻击。这一点体现在“来留去送”的心诀之中,即趁着对方变化势力时,我们反击。此技术不仅适用于擂台搏击,也被李小龙融入他的截拳道中,他创造了一种名为防截的手法,这直接来自于 咏春拳的小念头。
这种技术对于身轻体轻的人来说尤其适合。在远距离搏斗中,要想胜出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依赖严密的防御,并保持攻击距离,当对方收势时,我们立即反击。李小龙认为,在远距离战斗中,最终胜利往往属于防守方这一说理亦然。
习练者们认为,小念头训练是本门武学的基础训练,是必修课程,只有将其融入“来留去送”的心诀之中,才能进入更高级别的手段如寻桥和标指。在小念头基础上,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手脚配合,这就是简接打功夫,它既能有效地化解敌方进攻,同时也能快速反击,从而控制整个战斗节奏。此外,此类攻击还需要强大的内劲以支撑,使得每一次出手都充满力量,而非单纯依靠速度或力量。
因此,“送”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速度上,还需具备足够的内劲使敌人受伤或失衡,这正如古劳咎苦固定的寸劲与撑劲。在理解并运用完美结合后的“来留去送”,一招便可令敌人败北。这种看似平淡却又极富策略性的打风格,就像李小龙提出的截击之道一样深刻且独特。在千变万化的搏斗场面里,只有快捷且准确的一次冲刺,便可能决定比赛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速度或者力量,那么任何一次冲刺都无法产生杀伤力,从而影响整场比赛局势...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6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