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沈阳的八一公园偶遇了70岁的白国栋先生,随即与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问:您是戳脚翻子拳于伯谦大师的第一个学生,被称为沈阳戳脚翻子的“掌门人”,对吧?
答:在沈阳,我确实是于老师的第一个学生,与老师有着最长的学习年头,这点没有错。但是被称为“掌门人”这件事我不能接受。“掌门人”这个词汇实际上来自金庸、梁羽生等小说家创作中的帮派组织,并非武术界的正统称呼。现在有些人自称“掌门人”,给人的感觉既荒唐又可笑。在沈阳和辽阳地区,确实有不少师兄弟这样称呼我,但我始终坚持表明自己不是什么“掌门人”,我的老师也不是。而整个武术界从未真正存在过这样的角色。
至于“掌门人”的概念,它最多只能是一个组织者或管理者,不应像一些人认为那样,是某个拳法或武术流派代表人物。如水泊梁山的“掌门人”宋江,他虽然管理着一百多名好汉,但他的个人功夫如何呢?顶多能杀死阎婆惜而已。
问:您修习戳脚翻子拳已经50余年,那么戳脚翻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拳法?
答:其实,“戳脚翻子”是一种简化后的名称,源自于伯谦先生所著文章中介绍的两种技艺——戳脚和翻子。根据于伯谦先生之言:“戳脚是以腿为主的一种拳法,又名鸳鸯足,与弹腿并列,是腿部技巧的大成器,其特点包括颠覆倒插、高低回旋、前后倒踢、横斜反闯等各种动作,全凭灵活运用,以刚健之力展现其奥秘;另一方面,它擅长伺机打隙,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准确无误地实施攻击,体现了动静虚实之间深刻联系。”
关于翻子的内涵,于老师解释道:“翻子拳属于重击类别,以偏向击打为主,因此质朴不华,对直出直入快速攻击有一定的讲究。”它强调的是疾风暴雨般迅速的手法,如同双拳密集如雨一般,每次出手都快得令人难以招架,有些甚至形容它像是挥舞鞭棍一般迅猛。
问:那您对沈阳传承下来的戚食步应该比较清楚吧?
答:目前,在东北地区主要流传三大流派,即河北、东北以及西北,而东北流派则起源于河北。我了解到,从《戚食武功简介》可以看出,该技术起源于宋朝,当时达到鼎盛是在清末之后。而后来传承下来的人物中,最著名的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林风祥部下的赵灿益。在太平军攻打天津期间,由於後援不足導致戰鬥無望而失散後,赵隐居於河邊村庄,並将自己的技艺教授给当地农民生活。赵同时会行走两路技艺——敲腱与飞蹬,并将其中之一——敲腱技艺通过段氏家族继承下去,其中段绪清和段绪和成为其重要弟子。此外,他还授予王老梓及王占鳌(铁腿王)飞蹬技艺,使他们成为该学派中的重要传承者。当这两个家族相识后,他们互相交流对方技术,从而使得此后的继承者能够兼顾两者的精髓。而徐兆熊因其勇猛战斗能力被誉为铁罗汉,并继续将这一技能传授给了郝鸣九及杨俊峰。这两人分别迁居吉林及其他地方,将这些知识留给了他们各自家庭成员。此外,还有胡奉山寻求深造,在千里迢迢投奔获得教导并发展出了更加灵活紧凑、小巧但具有力量的小架式敲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