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之道,薛军指点迷津:重德为水,修身为岸。天行健的故事,从鞍山少年宫的墙头开始。
在1971年生于辽宁大连的薛军心中,那段习武岁月如昨日般清晰。他对童年的记忆己经模糊,但那份对武侠情结的追求,却如同永不磨灭的火焰。
他的父亲曾反对他去学武,但当他偷偷观摩少年宫学员练武时,父亲终于同意了。那个年代,他没有刀剑,只有外公做给他的木质刀剑和家里的拖布棍。但即便如此,那些日子是快乐幸福的。
薛军勤学苦练,在少年宫进步迅速。他空翻、鲤鱼打挺、刀枪棍棒耍得像模像样。但他知道,要想在武术上有成就,就必须向更高境界进发。
1994年,23岁的薛军毕业后工作,而此时父亲的心脏出现问题。为了让父亲康复,他决定陪伴学习太极拳。这次偶遇恩师谢守忠老师,让他认识到了太极拳真正功夫,并于1997年正式拜师成为吴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
谢老师栽培下,薛军在国内众多武术大赛中摘金夺银,与谢老师合著《北派太极快拳》一书。当2011年被提名为鞍山市武术协会常务理事时,他感激不尽地回顾起了谢老师教诲。
作为策划设计师,他以习武为业余爱好。在30多年的习练中,最大的收获是意志坚定和品德修养。而通过这项运动,他获得了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也能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于为什么有人仍然追求这种艰难但充满精神价值的事业,薛军认为,这正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精神,是人们用来“修行”自我的信念所在。在回答“什么是武术真谛”的问题时,薛军深刻地表达了:“如果人没做好,是练不好 武术。”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