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武林资讯(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李云鹏供稿):中华武术的历史悠久,像一面镀金的铜镜,反射着古老而神秘的光芒。鸣生拳法,是一种融合了中华文化精髓、技击艺术之魂,以套路、格斗、养生为主体的传统体育运动。这门拳法,让我有幸沐浴在其智慧之光。
我的名字叫李云鹏,我来自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石村,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我出生于2001年11月30日,当时正值秋收高潮。在那之后,我成为了南召中学的一名学生,再后来,我转到了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继续我的学业。我开始习武是在2014年的冬天,当时我才13岁。那时候,我遇见了曹春华老师,他是位著名的武术大师。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也就是四年时间里,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起初,老师只教我们站桩和一些基础功动作。但我总是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呀?”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一点:习武需要有一定的顺序,要循序渐进,从基础打造起。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像是搭建房屋,没有坚固的地基,那么整个结构都可能崩塌。所以,每天我都会努力练习,不断要求自己动作要到位,每次练完后,都汗流浃背。
经过一年半多一点时间,我终于学会了第一套“看家本领”——梁氏直趟八卦掌。这是一种保留着八卦掌古朴风貌的拳法,它简洁明快,无论是外表还是内涵,都充满了魅力。它分为八段,每段都是一个小世界,学习每一段都需要两到三个月,这期间我会认真钻研,同时利用空余时间观看张全亮师爷关于八卦掌教学视频,加深理解和记忆。
最初当我看到这些简单却又复杂无比的小动作时,有些许困惑,但随着不断重复和观察,最终悟出了其中奥妙。当看到曹老师演示技击的时候,那种突然间出现各种变化的情形,让我感受到了武术真正意义上的神奇与力量,从此对这门艺道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热爱和敬畏。
几年的不懈努力,以及参加各类比赛并得到指导,使得我获得了中国武术四段、亚太武术四段以及亚太初级教练员等荣誉,这是我少年时代最大的梦想实现之一。在这过程中,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他们都是我的师哥或师姐,如陈通、王柠、吴明欣等人,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发表过他们自己的习武心得体会,这些故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鼓励与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亵渎,更不可诋毁,它源远流长,而科学发展则让它更加蓬勃向上。作为传承者,我们肩负着将鸣生亮拳法这种宝贵遗产继承下去,并尽我们的责任,将其传播出去,为使我们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屹立不倒。而老师总是说,我们有能力去继承,就应该也有义务去传播,让鸣生拳法早日走向世界,让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