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声,一个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传奇的武术生涯。1903年,他在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出生,原名万常青。在13岁时,他随叔父到北京学习,一年后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在校期间,他不仅勤奋学习,还热衷于武术,并拜师赵鑫洲学习少林拳。
然而,万籁声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他听闻杜心五,这位流落北京的武术高手,以其神秘和高超的技艺而著称。尽管杜心五初见时形象不佳,但他内心坚定、眼神炯炯有神,不禁让人敬佩。经过多次恳求,最终杜心五被万籁声的诚意所感动,将自然门内功传授给了他。
之后,万籁声又拜师刘百川、王芗斋、王荣标等多位名师,从各大门派如行意、八卦、太极等深造。他不仅擅长少林门和自然门内功,而且对枪器械、暗器等都有涉猎,对中国古代武学有着深刻理解和掌握。
1927年初,在《北京晨报》发表了一系列武术论文后,万籁声在武坛上露出了自己的锋芒。1928年,他撰写了《武术汇宗》,并改名为“万籁声”。同年的南京举办的国家级运动会中,他以代表北京队参加比赛,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这次比赛结束后, 万籁声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人物,被选聘为广州两广国术馆馆长,并授予少将级军衔。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参与了中央训练团的工作,并担任过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等职务。
解放后的时代里,虽然他的身份从事变成了医生,但他依然保持着习 武与教学之间精准切换的心态,与妻子张玉瑛一起在福州安家,同时继续致力于传授徒弟以及撰写有关武学方面的手稿,如《原式太极拳图解》、《国术教本》、《药功秘》、《自然拳法汇宗》等书籍。此外,还出版过多篇关于国际体育技击及气功方面文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体育艺术价值。而最终,在福州开设“万籁 声 武术馆”之前去世,其影响力遍布国内外,是一位不可磨灭的地标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