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上最强武功深入掌握杨式太极拳的秘诀

一.初学太极拳往往不感到有明显的健身效果,与慢走、登山等好象差不多,仅仅是不易感冒。其原因有二,一是练拳的时间不够,即运动量不够。如果每天只练三遍简化太极拳,大约需时15钟,对体弱的人来说可能合适,对一般人来说,太短了,一般应打五遍至七遍,练拳时间要半小时以上。有人主张一小时,还不包括站着聊天在内。运动量的合适与否,应以自我感觉为准,每次练习后精神愉快,身体轻松为合适。其二,没有严格按照要领练拳,打油滑了。因此一定要严肃认真用心思去练拳,每天坚持才会有效果。

二.练拳向什么方向努力。当我们常是学会一套拳,每天照样練對提高的方向不明确,不知如何努力。而且,我们常常忽略了杨式太极拳提出的三个阶段:着熟、懂劲和神明。在这些阶段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训练来达到对身体柔软(着熟)、内气充盈(懂劍)和意念清晰(神明)的理解和实践。

三.練習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发现错误并纠正它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学会一种套路,并且把姿势搞正确。这意味着我们的手眼身步都必须如法。但这还远远不是结束,因为接下来的任务是按要领轻、慢、圆、匀地練習,并进一步做到协调连贯圆活,上下相随虚实分清。这是一个逐渐加深对要求理解和发现自己错误并改正的问题,是一个循环往复而又不断前进的问题。

四.当动作已正确后,可以开始注意腰部。我们知道腰部在太极中的作用,它像是一根绳子,将四肢牵引起来,让整个身体变得更加灵活。此外,当我们进行搓腿拗步或者单式的时候,我们应该通过腰部旋转来体会到动作背后的力量,这样才能真正融会贯通,使得动作流畅自然。

五.呼吸虽然在初学时可以忽略,但当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就应该开始专门训练呼吸了。这包括静止时呼吸以及移动时配合呼吸,这将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节奏,以及让你的整个人更加放松,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修炼境界。

六.关于“风格”或“意境”,它指的是那些使得你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生命力,而非机械重复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你需要让你的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心态,让每一次挥臂都好像是在描绘一幅画一样美丽无瑕。

七.放松也是太极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在学习新技巧还是在日常训练中,都必须保持全身放松,以便更好地发挥出内力的威力。你应该始终记住,无论何时何处,你都是以最小化使用肌肉力量来完成所有行动,这就是所谓的手段上的最大限度利用思想意识,而不是依赖于肌肉力量这一点简单直观的事物,只不过这个简单直观的事物其实蕴藏着深刻意义与艺术魅力之故也许从此以后,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明白这只是表面,其实真正发生的事情却是另一个层面的改变,那个改变带给你的是什么?那就是更多自由更多选择,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也许未来某个时候,当你回望过去,你会明白原来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准备,也许那个瞬间,就是一切被释放的一刻

八. 通过持续不断地锻炼,最终能够感觉到全身沉重,如同水中行走一样,有些阻力反馈回来,同时也有听觉上的变化,这就叫做"听劲"或者说"听气"。这是因为我们的内部能量正在流淌,它穿过骨骼系统进入关节,然后再由关节传递到肌腱组织,再最后汇聚成为我们想要实现的手脚行为。一旦这种能量被激活,就像是拥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声音响起,那声音来自于我们的内在世界,是一种非常细微但非常强大的声音,用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九. 将这股能量推送到底部,即脚底。当我们踏出一步或退回一步的时候,如果能够用足底提供压力,并使两胯产生反作用,则整个人就会变得越发轻盈自然,而且所有力量都会从脚底产生并传递出去这样的状态称为将劲沉至脚底

十. 最后的目标是发出这种潜藏于内里的能力。当定位稳固之后,在即将完成动作之前,要陷入一种特殊的情形—发劲。这是一种只有经过长期修炼才能达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上下的筋骨都会像弓弦一样紧绷,为即将爆发出的巨大力量做好了准备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