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慢动作讲解起势定乾坤

太极拳24式慢动作解析:起势定乾坤,练习中的关键与要领

太极起势是打好太极拳套路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整个套路的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后续动作的流畅性和内劲的发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草率地进行,没有深入体悟其深意。

太极起势看似简单,但实则不简单。它是从无极而生的太极,是阴阳两仪的产生,是动静、刚柔、吐纳、虚实、开合等对立统一的大道在形体上的展现。良好的起势能使整个套路走得快而不乱,慢而不滞;能使架子高低恰当,量力而行,为整个套路定下基调;能使身体呈现出舒展大方,无论是在站立还是移动上都显得通达流畅;最终,使整个人在未有任何明显动作时,就已经呈现出了内劲饱满、精气神兼备。

因此,我们必须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和练习中。在陈正雷大师指导下,我研读了陈鑫大师《太极拳图说》及相关经典书籍,并通过不断体会和感受,有了一些真切的心得。我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

形体运动(1):全身端然恭立,一手一脚各处于标准位置。

心意运动(1):放下杂念,将心中的混沌无象转化为清晰之境。

气血运动(1):任督二脉循环运行,小周天运转,让气血充盈每个角落。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阶段:

形体运动(2):屈膝松胯,上半身保持原状,提左脚横开半步。

心意运动(2):专注于右腿与左脚尖,从此刻开始形成天地对拉之势。

气血运动(2):

任督二脉:提左脚吸气,上升至百汇,再呼气降至丹田。

十二经脉:沿足阴三经与任督两脉组成“大周天”运行。

接着我们进入第三阶段:

形体运动(3):两手向前平举,与尾吕长强形成对拉之劲。

心意运动(3):由肩肘腕引导上举,同时上身下沉,由背腹松弛。

气血運動(3):

任督二脉:呼气沉于丹田再顺大腿内侧降于涌泉,上升时吸气绕风池过百汇至人中。

十二经脉:走太阴肺经,从中焦胃部过膈肌至少商穴。

最后,我们进入第四阶段:

形体運動(4):两手自肩传肘再腕,在腹前按坐腕随身体下沉形成对拉之劲。

心意運動(4):由顶天入地引导身体下沉,由头部进人中,一直到涌泉交汇点引导全身下的感觉与变化同步发生改变,如同自然界的一种生长过程或物质变换过程一般,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每一步都是连接另一步前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或活动,这种感觉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训练技巧,即所谓的心灵舞蹈,也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心态去控制自己的意识让自己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个古老艺术形式,即所谓的大智慧或者最高境界的人类情感表达方式——即“心灵舞蹈”。

12-14项分别介绍其他几次形、心、血三者的结合与协调,以及如何通过反复练习以实现外三合与内三合相结合,最终达到一个完美无瑕、高效率、高效果的小小目标,这需要时间久远且耐心细致,因为它涉及到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情感关系调整以及跨越思想层面的认知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符合理论,又符合实践要求,同时也能够激发潜能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并掌握生命奥秘的人才。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