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演练大会之感悟-郭素萍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现功夫大全招式拳法的魅力

我在学习杨式简化太极拳、剑、扇这四项武艺已有四年时间,共计二十套套路。自从去年国庆节开始习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至今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一年中,我有时会因为急于求成而使身体和四肢变得僵硬,有时又只顾外形的圆润活泼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目前我的进步相对稳定,但偶尔还会出现双重现象。我曾一度感到迷茫,想要放弃,但幸运地遇到了张则理师傅,他耐心教导我拳法,并通过反复示范增强了我的信心。一切按照张师傅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练习,我逐渐认识到练拳必须同时培养意气神形,这些都不可或缺。

根据我的初学水平,我认为不能随着呼吸思考,也不能随着气息变化,只能专注于开合动作,以及每一个动作要想好下一个动作,不断用意念支配动作,使外形规范并顺畅。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在本阶段,还需要努力完善习练第一阶段(基于林啸寅老师在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论培训中的讲座)。

太极拳入门首先要放松,这是一门大学问,功力增长和内劲提升与之紧密相关。当放松时,不仅要让肌肉皮肤关节松弛,更重要的是使五脏六腑以及内在的心灵系统也得到松弛。这个前提是静默,没有静就无法松,每当能够松懈,就能沉稳,而松懈应该贯穿始终。但即便如此,手段并不成为目的,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

我了解到,在实践中,要将这一做法付诸实践,即在无限状态下,让丹田气机充足,然后慢慢下沉,用意念指挥两背往两手呈十字形,一节一节地进行 松沉 松开,同时上下左右横纵方向同步进行,再次以胸肩为中心再次松开,以腰膝为核心使身体完全放松,用意念引领双腿形成对掌,上身意识小,下肢意识大,从而形成虚实结合的状态。整个过程中眼睛应保持内敛,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轻微运动上来带动外部力量转换内部气势,同时注意转换处,让丹田与其结合,以实现内部与外部的一致性。

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训练,可以不经觉地提高内功。而我正试图遵循这些方法继续努力,比如“用意不用力”、“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垂肘”等技巧听起来似乎懂得如何教授,但实际操作却很难完成,这就是口头上的太极拳,与真正体验到的区别巨大。不经过深刻理解,只能停留表面层次,那么这样的理解对于提升自身技术来说是不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受老师教导影响,当技术停止前行时,他们总是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继续前进,当出现偏差时,又给予细致指导毫无保留传授技艺。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这种精神所展现出的高尚,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大师风度的一个体现,是师徒间楷模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混元太极拳,我获得了许多益处,如改善肠胃功能,对工作后的休闲方式有了更好的把握,并且学会了一些关于做人做事需适可而止的事情。我明白身体状况受到心性的影响,因此希望那些感兴趣但尚未开始的人们提早进入此领域,追求“松---静---宁----定---慧”的境界。

太极易学难精,它需要时间积累作为基础,为它不断修炼提供支持。此刻虽然仍处于入门阶段,却越发感到自己不足,还有很多东西待探索。今后,我将保持虚怀若谷,不断认真研究每一个细节,无论何时何刻都不离此武术世界,将这一生活态度坚持到底直至老迈。毕竟,“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在此之前,如果还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同道指教,让明天更加精彩。我相信,只要持续投入热情和汗水,最终一定能够达成目标。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