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福建省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演练大会中深受触动,回望过去四年的学习历程,我从杨式简化太极拳、剑、扇的基础掌握二十套套路。去年国庆后,我开始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至今已有一年多。在这期间,有时我过于注重内在意念,急于求成,以致身体和四肢不够放松,也有时只关注外形,不顾内在转腰和意守丹田的重要性。目前我的步伐相对稳定,但双重现象仍有发生。
有些时候,我感到迷茫,想要放弃这种看似困难的练习。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张则理师傅,他耐心地指导我理解拳理,并通过反复示范增强了我的练习信心。我明白到要同时练习意气神形,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根据自己的初学水平,我体会到不能仅仅想呼吸或气,只能想开合和动作,每个动作都要预先设想做下一个动作,这样不断培养用意念支配动作,使外形既规范又顺畅。这是一个由外向内发展的过程。
目前我还需要努力完善第一阶段的练习(参考林啸寅老师在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论培训中的讲座)。太极拳入门应该从放松开始,而放松本身是一门大学问,它与功力增长和内劲取得息息相关。真正放松不仅包括肌肉皮肤关节,还必须使五脏六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要松静沉。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艺,在无意识状态下,让丹田气机充实并向下沉,让膝关节逐渐贯穿,然后再到手部,同时横向纵向均需进行节节松开,最终达到胸肩及腰膝全面放松,用意念指挥两背呈十字形形成对掌,上身应小而下肢应大形成上虚下实,同时保持整齐快速运动各部位。
这样的训练方式让我注意力更多放在轻微运动上来带动外形,从而实现内劲潜转与气沉丹田相结合,以求达到内外一致。此方法让我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提升内部功夫上。当每次打招呼时,都感觉懂得讲述,却无法实际操作,那只是口头上的太极拳;真正掌握此技艺需要深刻领悟,是通过个人实践才能达到的真谛。一层功夫一层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正是我追求的目标。
总之,无论何时何地,当我面临挑战或疑惑时,都会带着问题去探索,不断完善自身內功、规范姿势、修炼精神,将常规变为新颖,大脑得到休息,由静生出活,使身心愉悦,身体健康。这真是趣味无穷且欲罢不能。我每一步进步都离不开导师们宝贵教诲,当我的进步停滞不前,他们总是提醒我新的方向;当出现偏差,他们循循善诱予以纠正,没有保留地传授技术。这就是传统美德的大师风度,也是师表楷模的一种表现。而通过学习混元太极拳,我获得了改善肠胃功能、工作间如何放松等益处,更学会了做人做事要有度。身体状况由心性引起,与感兴趣的人一起提前进入内修,可以达到“ 松---静---宁----定---慧”。 太極易學難精,時間積累為基礎,漸修頓悟。大海般浩瀚無涯,這是我終身取之不盡的心源泉。我越往里學習,就越覺自己不足,而且所學還很少,因此目前還處於入門階段。今後將更加虛懷若谷,对待這項技能持續認真對待,即使活到老也應該學到老。在此請同道高手給予指導與批評,以便明天能夠進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