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演练大会之感悟-郭素萍在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中深入探究32式太极拳

我在学习杨式简化太极拳、剑、扇这四项武艺已有四年时间,总共掌握了二十套套路。自从去年国庆节期间开始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至今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我有时会过于注重意念,急于求成,以致身体和四肢紧绷,不松弛,也没有完全摆脱蛮力。而有时,我只顾外形的圆润活泼,却忽视了内在的修养,转腰不够,丹田的意守也不坚定。

目前我的进步相对稳定,但双重现象还是时常发生。有时候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是好,有时甚至想要放弃。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张则理师傅,他耐心地给我讲解拳理,并反复示范,这让我的练习信心得到了提升。我发现练习太极拳必须同时培养意气神形,这三者缺一不可。

根据我初学者的水平,我认为练习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呼吸或气息,而应该专注于动作与开合之间的思维流转,用意念来支配动作,使外形既规范又自然。这是一个由外向内发展的过程。我现在还需要努力完善打基础阶段(参考林啸寅老师在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论培训中的讲座)。

太极拳入门首先要学会放松,这是一门非常深奥且重要的事业。随着功力的增长和内劲的积累,都与放松紧密相关。当我们放松的时候,不仅要让肌肉皮肤关节都轻松,还要使五脏六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也跟着放松,即使是心情也要平静下来。

我了解到,在进行无招胜敌状态下,将丹田气机感受到饱满并下沉,然后再通过膝关节逐渐分散到手部,即上下左右同时保持柔软开放态势,同时用意念指挥两背往两手呈十字形,从而实现全身各部分均匀地松弛和沉稳,同时形成上虚下实和稳固的地面支持。此外,还需注意眼神内敛,让整个身体包括脊柱和头部形成对抗顶力不失去,而两腿腰胸肩部应保持灵活协调,形成一种既虚灵又实在的大圆活体态势。

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内脏器官微妙运动上,以此带动外形劲由内而发,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整体功夫。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掌握,因为它要求深刻理解每一个细微变化,每一步骤都是自己亲身实践的一次挑战,没有明确指导是不可能达到的高境界。

总之,无论何种情况,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在功夫,以及规范技巧,一直持续探索新的锻炼方法,那么即便是在现代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也能找到真正的心灵宁静与身体健康。这就是传统美德大师风度所展现出的精神魅力,它激励着我继续前行,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将始终如一地投入到这段旅程里去探索未知,为自己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湛技艺。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