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流 螳螂拳的历史悠久,源于明末清初的胶东人王朗。据说王朗观察螳螂捕蝉的姿态,将其阴阳刚柔虚实之理融入武术中,创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本动作和十八罗汉手法。莱阳是螳螂拳的发祥地,这门武术在胶东半岛世代相传至今。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已形成七星、梅花、太极等多种流派,其中七星螳�良拳被誉为中国武学中的珍宝。她不仅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凝聚了历代拳师的心血和汗水。
二、师承关系 王朗—升霄道人李庆云—李之箭—王云生—范旭东—林景山—林尚伟—林东柱
三、拳功体系 七星螳螂拳以内外相辅相成为宗旨,它包含古法十八罗汉功、三回九转排气内功,以及套路器械散手五大部分。在方法上,她体现了一贯“三合一”的风格特点,即运用技巧与心意并重,以达到整体协调统一。
四、练习内容
是七星螳螂拳基础,是内气内劲内功培养和提升的关键。如同古语所言,“练拳不练功到老空。”通过丹田呼吸来强化内部力量,使外部力量得到加强。
(1)三回九转排打功
这项训练能增强全身气血循环,使得哪个部位施力便能到达那个位置。这项技术既不会损伤皮肤,也不会损害肌肉或骨骼,是增强筋骨最好的方式。
(2)罗汉十八式
这是一套18式动作,其实践方法追求意志而非气息,气息而非力量,避免力量过度导致断裂或滞留,而是通过意念引导气息,以自然呼吸使五脏平衡,并让关节自行伸展,让丹田充满活力,使精力充足精神清醒,从而使出真实有效的手段。此类训练着重于精确控制与充沛供给,最终实现真正完整无缺的手法。
拳法
这是七星螳螣系统核心部分,以罗汉短打秘籍为依托。这个系统讲究八长八短兼备,同时又有十二字诀:勾取采挂崩劈刁砸粘拿帮靠。在形式上表现出进退变化各异,长短起落交替显著,不仅要求技击灵活多变,而且要攻守结合,在攻击时以七步稳固,一旦防御则以八步迅捷。而在招式中,则是虚虚实实随机应变;攻则从高向低,用子母换位;守则由里反外,由外反里,每次招式都伴随着对面的击打,因此每一步都是双方互动的一环;连续不断地进行攻击与接招,每一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发起还是接受攻击,都能够自然而然地完成整个过程。而这些招式也包括快劲脆劲囫囵整体劲以及插捶崩步拦截挫刚柔灵十八梭小翻车大翻车摘要六路四段八肘等多种不同的技能组合。
器械
器械作为七星膠東門派輔助練習,可以說它就是內力的延伸,只有掌握過硬內力的基礎才能熟練使用器械訓練。在這方面主要學習的是:金蛇剑、大刀、二斧、一枪、二枪、三斧等各種武器與技術配搭組合,如白猿追風剣燕青刀梅花刀棍梅花枪春秋大刀等各种兵器与技术组合应用。
對練
對練可以提高知己知彼進攻與防守能力,並且通過互動來檢驗手法步法及實力正確性同時也是提高興趣之一,因為對練可以避免直接散手時無意間造成傷害,所以作為一個向散手過渡訓練方式具有非常丰富含義。
由于对练可避免无意间伤害,因此作为一种向散手过渡训练方法,对练具有很高价值。此类对战套路包括拍案桃花摘盔崩步对折摘要对打大靠交手等复杂操作,是锻炼自身技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年来, 七星膠東門派因其完善体系、高深理论鲜明特点独特风格显著效能以及华夏民族文化特色赢得国内外盛名,这份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