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莱阳裔人在《精武》2007年11期发表的《螳螂拳史源考述》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其中存在多处疑点。以下是对该文内容的反复商榷。
一、关于王郎即于七并创螳螂拳于崂山这一说法
在烟台、青岛等地的螳螂拳界中,关于王郎与于七是否共同创立了这门拳术一直存在争议。然而,根据李秉宵传赵珠、梁学香一脉的梅花螳螂拳谱,如道光年间的《拳棍枪谱》、《可使有勇》,以及后来时期崔寿山老师的《螳螂拳谱》,并未记载自猿人洞或出洞等特定的拳法。这意味着所谓白猿系列拳法实际上是在清末民初由其他流派发展而来的,而非起源于王郎与于七。在实际流传中,李秉宵一脉也较少实践这些技能,现在能看到的是主要是白猿偷桃的一套。而白猿系列则被认为是升宵道人传李之箭传王云生、范旭东一脉中的七星螳螂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样的说法,即认为于七在崂山创造了这些特殊技巧,而李秉宵之后到崂山学习,这种说法显得很难成立。此外,将滚龙肘技法归因于“滚龙洞”后的玉皇殿东长春洞,也显得过分牵强。
二、关于《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升霄道人的身份
莱阳裔人提出了升霄道人的身份问题,并指出原书作者既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但他们忽视了序言中的“惟吾邑云花观升霄道人”,这里“观”明确指的是一个修行的地方,与“道士”相符。此外,《罗汉行功全谱》中所描述的罗汉行从理及分析显示其为吐纳导引术的一种演变形式,如仙人拱手与八段锦中的提地托天理三焦异曲同工。因此,可以推断出,《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应是一位 道士。
三、关于莱阳裔人的观点:李秉宵就是升霄道人才不成立
首先,《莱阳县志》记载了李秉宵医治大盗病且获得秘密技术的情况,但没有涉及他去崂山学艺的事迹,与此同时,该文提出的人物时间线也不符合事实。此外,由海阳县志记载嘉庆初年时期才开始学艺的事实,再次证明这种时间上的矛盾不可解释。而且,如果按照莱阳城志记录的大盗事件发生时间,那么当时的大盗已经逝世,因此无法再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切都表明,莱阳城志提供的情境更为合理,更符合历史真相。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24
202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