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网站上的螳螂拳史源考述与莱阳裔人商榷反复探讨古老武学的传承与变迁

对莱阳裔人在《精武》2007年11期发表的《螳螂拳史源考述》进行深入探讨与商榷

一、关于王郎即于七并创螳螂拳于崂山这一说法

在此不再详细阐述,仅指出文中提及的自猿人洞、出洞等拳法在李秉宵传赵珠、梁学香一脉的梅花螳螂拳谱中未有记载,而《可使有勇》则明确提到“王螂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但论虚实刚柔其妙无敌”却没有白猿拳法的记载。实际流传中,李秉宵一脉少有人练习,而白猿系列拳法是升宵道人传李之箭传王云生、范旭东一脉七星螳螂重要拳法。因此于七在崂山创立白猿入洞、出洞等拳法而李秉宵上崂山学得这一说法显然不成立。此外,说滚龙肘技法得名于崂山玉皇殿东长春洞后“滚龙洞”也过于牵强。

二、关于《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升霄道人的身份

首先,莱阳裔人文章中提出原书著者既非僧人亦非道士,但根据《罗汉行功全谱》的序言“……惟吾邑云花观升霄道人……”,可以推断作者应为道士。此外,《罗汉行功全谱》中的罗汉行从理分析来看,是道家吐纳导引术的延伸和演变,因此,其作者升霄道人应该是一位 道士。

其次,莱阳裔人认为李秉霄即为升霄道人的观点不可取。

据《莱阳县志》,李秉宵乾隆时随父南下,有大盗被医治后报恩授艺,这与莱阳裔人的观点相矛盾。而且按时间推算,于七已逝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而李秉宵又如何能在乾隆年间上崂山学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另据海阳县志记载嘉庆初年李秉霄才外出学艺,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作者升霄道人的时间不符。

最后,参考崔寿山《螳螂拳谱》的序言,“……时海邑有附贡生李公文学士也…”,表明嘉庆初年的海邑(今青岛市)确实存在名叫李公文学生的附贡生,但他与所谓的1850年代至1890年代之间活跃的大师们如吴鹤卿、高天君等是否有关联,以及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并需进一步考证以澄清历史真相。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