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莱阳裔人撰写的《螳螂拳史源考述》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与商榷
一、关于王郎即于七并创螳螂拳于崂山这一历史事实的质疑
在文献中,关于王郎与于七是否确有创造螳螂拳于崂山的说法存在争议。据李秉宵传赵珠、梁学香一脉的梅花螳螂拳谱记载,如道光年间的《拳棍枪谱》、《可使有勇》,以及后世崔寿山老师编著的《螳螂拳谱》皆未提及“自猿人洞”、“出洞”等特定拳法。更有鉴于《可使有勇》中提到的“王螂老师分身八肘乱接秘手”,却无白猿系列拳法之记载,这导致了李秉宵上崂山学习此类技艺之说难以成立。此外,“滚龙肘”得名于玉皇殿东长春洞后的“滚龙洞”的说法显得过於牵强。
二、关于《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升霄道人的身份考证
首先,莱阳裔人的文章指出原书作者非僧非道,但在《罗汉行功全谱》的序言中,有“云花观升霄道人”的字样,这引发了对于作者身份的问题。若升霄道人非僧又非道,那么他究竟是什么?再者,《罗汉行功全谱》所记录的罗汉行从理法,其分析显示其实际上是吐纳导引术的一种演变形式,因此,应认定其作者为一位修习吐纳导引术的人士。
进一步分析李秉宵是否即升霄道人的问题:
根据莱阳县志记载,李秉宵是在乾隆年间医治大盗而获得武艺,而这与另一版本,即将武艺传授给他的善和禅师(即王郎)有关联。而且,由于王郎生活年代早已结束,所以这样的故事线索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实。此外,《海阳县志》也明确指出了嘉庆初年的李秉霄才开始学艺,并没有提到他曾经担任过某个名称为“升霄”的职位或角色,从而驳斥了他就是清代文学家兼武学家升昊(即乾隆时期所谓的大侠)的观点。因此,可以断言两者并不相符。
综上所述,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发现许多传统观点存在不合逻辑的地方,或需要重新审视,或需要新的证据来支持。这些建议旨在提供一个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资料和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以促进对中国古代武术尤其是梅花派和其他流派之间关系的一种更全面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更多来自各界专家的意见和研究成果,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真相,为未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