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史源考述与莱阳裔人商榷反复探讨功夫秘籍教学的真谛

对莱阳裔人撰写的《螳螂拳史源考述》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与商榷

一、关于王郎即于七并创螳螂拳于崂山这一历史事实的质疑

在文献中,关于王郎与于七是否确有创造螳螂拳于崂山的说法存在争议。据李秉宵传赵珠、梁学香一脉的梅花螳螂拳谱记载,如道光年间的《拳棍枪谱》、《可使有勇》,以及后世崔寿山老师编著的《螳螂拳谱》皆未提及“自猿人洞”、“出洞”等特定拳法。更有鉴于《可使有勇》中提到的“王螂老师分身八肘乱接秘手”,却无白猿系列拳法之记载。实际流传中,李秉宵一脉少有人练习此类技巧,而白猿系列则为升宵道人传李之箭传王云生、范旭东所继承,是七星螳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于七在崂山创立白猿入洞、出洞等招式,以及李秉宵上崂山学习这一说法显得不太合理。此外,“滚龙肘”名称由来亦显得过於牵强。

二、关于《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升霄道人的身份

莱阳裔人文章指出原书作者既非僧侣也非道士,并举例戏谑僧人的语句和对道教不敬的情节。这一点引发了我对于升霄道人的身份的问题。在《罗汉行功全谱》的序言中,有“吾邑云花观升霄道人”的文字,这让我们推测他可能是住在云花观的一位修行者。如果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士,那么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另外,《罗汉行功全谱》中的内容明显包含了吐纳导引术,与八段锦中的理三焦相似,这显示了其密切关系与 道家吐纳导引术,因此,他应该是一个修习内丹或其他形式内丹术的人。

莱阳裔人提出李秉宦即升霄道人的论断是不成立的。

根据莱阳县志记载,李秉宦在乾隆年间救治了一名狱中的大盗,使其康复后授予他武艺。而且根据该志书,当时的大盗已是在狱中病重,不知情地被送往官府,并由医生尝试治疗,最终成功恢复其健康。大盗感激而报恩授艺给他,而这发生在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年,也就是说当时的大盗已逝世多年。这直接矛盾的是莱阳城志描述的事迹与莱阳城史考述所提出的观点:那里的资料表明,在乾隆时期,一个名叫善和禅师(即于七)的高僧曾经向某个叫作善和禅师的人教授过武艺。但是,如果按照这些时间来推算,这两件事根本无法同时发生,因为康熙四十一年的事件已经过去超过半个世纪。

海阳城志则记载嘉庆初年兵部侍郎赞元之侪李赞元之侪外出学艺成为名门之后再次返回海阳城,将自己的武技赠予当地民众,以此将自己的名字留下历史。我认为这与之前提到的是完全不符,因为嘉庆初年的时间远晚于1756年的事件,而且两个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所以这个结论也是错误的。

最后,我要指出的是,无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基于证据的事实去分析和解释,而不能简单地采取猜测或主观臆断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