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松见紧 积柔成刚-张志明

松柔是太极拳的特色,理应强调。但在谈及松柔的重要性时,常有人担心只强调松会丢了紧,会懈;只强调柔会丢了刚,会软,于是提醒大家练拳要松紧结合,要刚柔相济,似乎这样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这从广泛的哲学意义上来说也许没错,但要贯彻到太极拳的日常中,我却觉得不妥。第一,什么是松?什么是紧?什么是柔?什么是刚?不但练太极拳的人与不练太极拳的人有不同理解,而且处于练拳不同阶段的人也有不同体会。笼统地提倡松紧结合与刚柔相济,容易误导人将生活中的理解与体会搬到太极拳中来。第二,走向松紧结合的道路是积累纯柔。用松紧结合的练法练不出太极拳所特有的松紧结合,用刚柔相济的练法也练不出太极拳所特有的刚柔相济。第三,现在练太极拳的绝大多数人是僵硬有余,松柔不足,练拳的主要任务是摧僵化柔。在这唯恐僵硬太多,唯恐松柔太少的时候,教人练拳要松紧并重、刚柔齐练,显然是帮倒忙。 不练太极拳的人也讲放松,如做事累了,坐坐,躺躺,懒洋洋的。但这种放松,一是松得没有支撑力了,真的懈了,瘪了,不同于练太极拳松空,保持一定运动姿势的放松;二是不管怎么松,都是在紧的基础上的松,其关节是闭合的,肌肉也保持着紧时的粗短状态。太极拳也不绝对反对紧,也要求掤劲不丢,要求肢体保持一定的张力,但不管怎么紧,都是在松的基础上的紧,都是因松得透彻自然而然的紧;是意识放开、关节松开、肌肉放长、皮毛外攻的伸拔性、膨胀性的紧;是虽紧犹松,是一种松的表现,而不是又要松,又要紧,半松半紧,“松紧结合”的紧,更不是收缩性质的紧。这是没有练太极拳放松体会的人难以理解的。有人之所以会提出松紧结合的练法,是没有认清生活中的松紧与练拳中的松紧有本质的不同,看到生活中松过头会懈,就担心练太极拳松过头也会懈。其实,练太极拳放松比生活中坐坐、躺躺的松是更高质量的松,不但不会越松越懒洋洋,而且是越松越精神,不存在松过头的问题,是不可能会懈的松。 松是太极拳的生命线,是登堂入室的基本功,“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杨澄甫),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把松放在第一位。 练太极拳的任务就是自身,感悟自身,要求精神内敛,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想意识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每次转换都注意从最有引动作用和松意扩散作用的一点(一般是实脚侧胯底)松起,按点、线、面、体的顺序扩散松意,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一石子,让放松的波纹一层一层地扩散,尽量通过放松清除一路的僵硬障碍,让松意一路走得顺畅,逐渐有序地到达肢体所有部位,从而按要求把肢体动作引出来。这种满身能跑的松意,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骨外肉内的流动物”,就是常说的内气。内气是什么?内气的实质就是松出来的感觉,是因松而释放出来的生命能量,是因松而引入体内的地心引力、地面反作用力以及空气阴力,是体外的“宇宙争力”与体内的“浑元争力”相互融合的产物。肌体顺着以地心引力为主的这两种争力有序放松,血脉流通了,就有气感了。哪里有气的流动感,说明是放松了;哪里没有气的流动感,说明还需要进一步放松。应当把“以心行气”理解为“以心行松”,把“以气运身”理解为“以松运身”,松意走到哪里,那里就产生相应的运动。常说“意到、气到、劲到”,实际是“意到、松到、劲到”;“气为劲体、劲为气用”,实际是“松为劲体,劲为松用”。说到底,气是松出来的感觉,劲是松出来的动力,肢体动作是松出来的可见形象。在行拳用意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可将松、气、劲看作是一种东西,是一种东西的不同侧面。但是,如果把心意放在气上,比较抽象、神秘、难以捉摸,所以“在气则滞”;如果把心意放在劲上,容易用力,引起僵硬;如果把心意放在松上,意境更开阔、更通神,更显活力、更生气势。松比气与劲的作用更深刻、更广泛,更好掌控、发挥,一松就体展心舒,一松就能放开气势,一松就能显现出太极拳的独特神韵。松是无为而为,松是原动力,松是太极拳的生命。有松即活,无松即死。练太极拳要用松贯彻动作要领,用松引导肢体动作,用松技击,用松表演,用松舒畅身心,用松强身健体,用松体会拳中的文化内涵,用松的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松是功夫,松是艺术。只有松得更好,没有松得最好。松是无止境的,值得一生琢磨、品味。松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干扰。练太极拳要排除“松紧结合”的干扰,静下心来练松功。松功一通,无所不通。 太极拳练松的原则是“用意不用力”,并有一套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简单地说,太极拳的松是与沉、伸、开联系在一起的,是松沉、松伸、松开。其中,松沉是第一位的,是产生松伸和松开的母松。我们半蹲着练拳,从力学逻辑上讲,是腿脚支撑着腰身,腰身支撑着肩、臂、颈、头,是从下向上一节支撑着一节。但练拳不能这样想,这样想就会腰腿上挺,意气上逆,就顺不到、借不到地心引力,就松静不下来了。练拳要反过来想,想象头像氢气球悬浮在高空,头下面悬挂着肩、臂、肋、腰、腹、胯、臀、腿、脚等,从上到下节节相挂,一顺水地松垂着,每一节都松松拉开、垂顺,又虚虚对准、连通,每一节都凭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垂着。一身的皮肉像湿衣服挂在衣架上似的挂在骨架上,毫无褶皱地向下垂坠着。这虽然是假想,但却能借假修真,修得肩沉、肘坠、腕坐、胸含、肋束、腰松、胯落、腿伸、脚踏、气沉丹田、尾骶拄地,骨向下顺,肉向下坠,统统都是向下沉,都是顺地心引力向下走的真功夫。不然,从头到脚顺流而下的松沉感觉,不是不变的恒态,而是在意气开合交替变化的运动中实现的,与后面要说的结果是:第一,有下必有上,由于身体加强了向下的作用力,地面也就加强了向上的反作用力,使体内清气向上升腾,头生顶天之雄,脚感入地之沉,肢体上下对拔拉长;第二,肩以下向下松沉,就像将半塑料袋水放在了地上,减弱了外向内的收束力,加强了内向外的扩张力,推动手向外伸、劲向外放,八面撑圆、立体膨胀。这种向上的伸拔力和向外的膨胀力,就是太极拳最宝贵的掤劲。不只是意气开放、肢体伸展时要靠掤劲推动,即使是意气收合、肢体屈缩时,也应合中含开、屈中有伸、掤劲不丢。这种立体的掤劲,是体内的“浑元争力”,是因肢体充分放松而顺应了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表现,也就是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综合作用于肢体的结果。由于立体膨胀、八面撑圆,最大限度地挤占空间,皮肉被撑开,所以就产生了张力,就有了紧的感觉。这种紧是因体内松空和体表皮毛外攻的紧,是因松而产生的松中之紧,完全不同于常人理解的生活中的那种紧。不是紧缩,而是放长放开;不是僵硬,而是富有弹性;不是用力收缩筋肌,自我锁闭,而是像深呼吸伸懒腰时松开筋骨、舒展身心的精神振奋。 值得反复强调的是,第一,练太极拳尚未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对两种性质不同的松紧是很难有切身体会的,甚至是不理解的,笼统地提倡松紧结合,很容易使人将错误的紧当作正确的紧带到拳中来,致使本来就僵硬的肢体更加僵硬;第二,练太极拳放松是绝对的,是起主导作用的,是紧的源头活水,应一辈子抓住不放,坚持不懈地松柔到底。紧是相对的,居从属地位,是“余者未事耳!”是松到一定程度后不期而遇的副产品,是不可能用紧的方法练出来的那种紧。笼统地提倡松紧结合,模糊了松与紧的主次关系和因果关系,容易使人松紧并重着练拳,影响摧僵化柔的效果。 与松紧关系相类似的是刚柔关系。主张练拳松紧结合的人一般也主张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个广泛的哲学概念,不是太极拳的专利,各种武术,许多艺术,甚至为人处事都讲刚柔相济。武术中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各种外家拳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各种内家拳都讲刚柔相济,但谁都看得出,大家说的并不是一样的刚柔相济。所以,笼统地提倡刚柔相济的练法,模糊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的区别,不利于准确地把握太极拳的松柔特色。 太极拳运动处雌守柔,尚柔尚巧,主张以巧取胜,以柔克刚,借人之力,还制其身,以小力胜大力。太极拳不主张“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认为那“是皆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王宗岳),是“斯技旁门”,而不是太极拳的正道。太极拳的正道是舍己从人,随曲就伸,沾连粘随,不丢不顶,避实击虚,引进落空,是“以柔软而迎坚刚,使坚刚化为无有”。与人交手时如此,自己练套路也应设身处地,坚持这些原则。例如,四肢伸屈要均匀,节节贯串,走到走够,富有韧性,好像迎来送往,随人伸屈似的;又如动作往复转换之间要折叠画圆,好像与人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似的。 太极拳也要刚,但不要刚铁性质的刚,而是要水势性质的刚。太极拳也要刚柔相济,但不要又硬又软、半硬关软的刚柔相济,而是要像水因势虚实变化的刚柔相济。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其形状像水一样,有时澎湃,有时倾泻,有时如涓涓细流,有时如湍急的河水鼓荡奔腾”(李琏)。学水因至柔善流而起波浪的刚柔相济是我们练太极拳的努力方向。水是至柔之物,“涓涓细流”,随器成形,避高就低,刀劈斧砍不留痕。水又是至刚之物,“澎湃、倾泻、鼓荡、奔腾”,甚至像山洪,如海啸,迅猛异常,所向无敌。值得我们留心借鉴的是,水即使在刚猛无比的时候,它仍然是水,而不是钢铁,不是坚石,没有火药的爆炸力,它的每一部位都仍然是大柔大软,而不会丝毫变硬。也正是因为它始终如一地具备着至柔善流的性质,所以,第一,才能聚散自如,避高就低,才能刀劈斧砍不留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第二,才能有向低处流的共同方向,才能聚众多的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形成广大深厚的潜在力量;第三,才能使它自身的各个部位相互贯通,集小力成大力,成趋势,形成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力量;第四,才能凭着自身的整体重量,顺着落差和位移,借到更强大的地心引力,发挥出无坚不摧的威力。水本身是不会生力的,它只有重量,没有力量;水的力量来自它的自身重量和至柔善流的性质。与水相比,我们练拳人同样有自身重量,但因为缺乏至柔善流的体能而不能将自身重量开发成行拳的动力。这正是练太极拳强调松柔的理由。 松柔是在长期的练拳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是从没有到有,从微微有到明显有,从偶尔有到经常有,从局部有到全身有,今天积一点,明天再积一点,越积越柔。柔的质从不纯净到一点一点清除僵硬的杂质,逐步地变得更纯净。柔的量从涓涓细流一点一点地积至波浪翻滚。柔得像水一样能聚能散,开合自如了,就积柔成刚了,就刚柔相济了。 水的刚柔相济是太极拳刚柔相济的楷模。练太极拳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水性,学习水的大松大柔,将肢体练得极柔软之后达到极坚刚,达到刚柔相济。有诗云:“拳本虚无一气游,松松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如水流。” 身形如水流,首先要体内的意气如水流。意气就是前述有序放松的松意。意气在体内的流动方向,除了左右之间从实侧流到虚侧,从而实变成虚,虚变成实之外,主要是上下两半身之间开合升降地流动。意气在上下流动,不论开合升降,腰腹为枢纽,以腰腹升降开合为动力。腰腹分管四肢的意气走向,其中腰脊直接主管上半身,小腹(丹田)真接主管下半身。每当四肢末端的意气要向腰腹回流时,命门后鼓下坐,腰脊向下松沉,将手臂及上半身的意气引下来;同时,小腹向命门方向蠕动提收,与腰相合,将腿脚的意气经裆提起来,从而将全身的意气聚合于腰腹,引动肢体屈缩蓄劲。这就是合,就是缩,就是陈长兴先生所说的“气屯于内,而外显轻和,柔势也”。每当腰腹的意气要向四肢流动时,小腹向裆的方向松沉,送意气经裆沿胯腿沉到脚;同时,腰脊向上伸坚,与小腹反向相开,送意气沿肩臂贯到手,促成肢体伸展,手脚有力。这就是开,就是伸,就是陈长兴先生说的“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拳势的刚柔变化就像水势的刚柔变化一样,拳势由刚变柔时,四肢的意气向腰腹回流,手脚逐渐柔和,就像海水退潮,回于海中心,海岸从而平静;拳势由柔变刚时,意气外放,充满四肢,头部有神,指尖鼓胀,就像海水涨潮,澎湃鼓荡,淹没礁石,流向海边,拍击海岸。拳势刚柔变化都是意气“潮落”或“潮涨”的变化所致。而意气的实质是松出来的感觉,是如水的至柔善流之物,所以,太极拳的刚,不是松柔之外的其他什么东西,其本质仍然是柔。刚势的实质既然也是柔,为什么不同于柔势的轻和而表现力量呢?这是因为,刚势的意气走向与柔势相反,是从内向外的,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各对称部位互借反作用力一致向外,从而调动了全身所有细小的柔,将许多小柔拧成一股绳,聚合成整体一致的大柔,就像将无数的小水珠汇成江河湖海一样,形成周身一家的整体趋势,显出了力量。这首先要知道,柔是生命活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如水涌动的柔性力量;其次要明白,全身的柔是有开合变化的,分散开来就百无所有,有了统一目标之后,集中起来就形成了势,就显出刚的力量来了,这就是“集”柔成刚。刚只不过是柔劲的表现,柔“劲”就是太极拳的刚。无柔则无刚。小柔则小刚,大柔则大刚,极柔则极刚。有多么柔,才能有多么刚;能柔到什么纯度,也就能刚到什么程度。刚只能从柔中求,不可能用“刚”的练法练出刚来。因为在常人的意识中,一说“刚”,容易联想起“钢”,容易联想到铁石般的坚硬,就想收缩筋肌使用力气。所以,如果提倡刚柔相济的练拳方法,就容易让人用力,就背离了“用意不用力”的练拳原则,不可能练出真正属于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来。想要什么就直接练什么,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欲要直取的思维方式,不是太极拳阳从阴中找,阴从阳中求的思维方式。没有经过迂回运化的积累过程,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欲求紧必须一心一意地练松,根本不要想紧,久松自能见紧,自能松紧结合。欲求刚必须全心全意地练柔,丝毫不去想刚,纯柔为刚,积柔成刚,自能刚柔相济。松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太极拳头等大事。遵循“弱者道之用”的思想练拳,由松入柔,积柔成刚,达到刚柔相济。以“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立论,逆反思维,反面入手,先走“物极”,再顺“必返”,迂回折叠,达到目的。这才是太极拳正确的思维方式。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