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者,另类解释也。其思维逆向,违背常理,出乎人意料之外;其心裁别出,独辟蹊径,又在拳运行之中。现对“人刚我柔谓之走”,以“搂膝拗步势”为例,别解如下。
设想对方欲将我右臂腕肘部位擒拿,将我捋挒之,我灵敏感应于前,在对方对我擒拿捋挒之际,我右臂轻松化解,对方的动作。我右掌离开对方轻松地向前推出,同时周身取“搂膝拗步势”,精、气、神、形内外合一体,“气敛”“神聚”,静待动。此乃笔者“走”的别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方将我右臂擒拿捋例时,我并非只用搂膝拗步一势可“走”。太极拳,其余各势均可应用于“走”。太极拳强调的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即使是最基本的招式,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这一点就体现在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基本动作和技巧上,它们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使得每一次打击或防御都具有不可预测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理解和运用"粘"。同样,以"搂膝拗步势"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采取这种姿态时,我们的心法是:使用力量而不是招式,用整体而不是零散部分,用心灵与身体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使得我们的攻击或防御变得更加稳固无懈。在这样的状态下,对方必然会感到处处受制于我们,而被动失衡不稳矣。
这里仍然需要指出的是,此"粘"之应用,并非仅限于搷腿夹步一式,而是可以通过太极拳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来实现。太极拳强调的是一种平衡与适应性的战斗技巧,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这就是为什么在太极拳中,每一个基础手段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自圆其说的体系。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关于"走粘三色体悟”的总结:“以'势'‘走’之,如同一阵清风般迅速远去;以'勢'‘粘’之,如同天网般紧密贴近。”这正是太极拳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既要有足够的速度和力度去完成任务,又要保持充分的地位控制,不让敌方逃脱或者找到破绽。
总结来说,“妙”就在于意会,不易言传。但笔者所写,不过是一点粗略索引,与真谛相去甚远。而对于真正懂得了这些原理的人来说,他们对于“走粘”这一概念所持有的深刻理解,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要丰富多彩。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