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球与丹田自弹:探索陈氏太极拳行功秘籍》
在我三十余年的习练中,太极球成为了我练习陈氏太极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青石到钢制,再到黄铜,我的太极球伴随着我走过了无数个日夜,它们的重量和材质各异,却都传递着同一份古老而深邃的气息。
我记得1943年看到的那块青石太极球,其重达三十多公斤,但它究竟是何时制作的,我不得而知。那之后,我又见到了1970年代制作的钢制空心球,这个直径二十六公分、重十四公斤的小伙伴陪伴了我二十多年。1995年洛阳制造出的黄铜制品更是金黄灿烂,一色如玉,十分美观,又增加了一点点科技感。
现在,有的是用钢板做成,有的是用铜板加工,还有特制版带有琴弦弹簧,让肘部运转时发出隆隆的声音;还有磁性强的大型铁丸,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宜,能够起到一定医疗效果。
练习太极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内至外,将丹田之气引导出来,使身外之物随之运动;第二阶段,从外至内,将腹内形成的图形与身外之物相融合,使腹中的气体流动顺畅;第三阶段,即丹田自弹,当腹部逐渐形成圆满后,便能通过意念将手表般轻松地推向上方,或许还能达到五十多厘米高,以此来锻炼身体并增强意志力。
在丹田自弹三十厘米高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对人体反应敏感,这种感觉叫做“懂劲”,肌肤上的灵光将信息迅速传递给腹中的太極圖,而它则会立即作出反应。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虽然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但回想起青年时代所学到的陈照丕老师的话:“人说你憨,你就憨;人说你颠,你就颠。”这种变化万化刚柔济、阴阳参半的情景,在每一次练功中都在展现。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实践,就能够领悟到许多关于这门艺术奥妙的事情。
从保健角度来看,每当完成十八式后的训练,我都会感到全身舒缓和平静,而且精力充沛。例如,“捉海”这一招,就是通过腰椎作为中心,将30几斤重大的天然石头(或仿真材料)进行旋转,让其滚动于胸腹之间,这不仅使五脏六腑得到调整,也让腰椎、胸椎、臀部等关节同时协调活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谐调运动。此外,由于腰部随着天然石头移动产生回环和脊髓动作,可以帮助打通带脉,加强经络循环,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调整整个人体阴阳平衡,还可能达到易筋洗髓效果,为健康长寿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享受到乐趣,无比快乐,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4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