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派,始于明代,由武当开派宗师张三丰在湖北均县的武当山创立,是一门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的道教宗派。然而,武当山作为道教活动圣地,其历史可追溯至汉魏时期,当时已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此隐居。
南朝刘宋时期的刘虬曾辟谷于武当,而晋太康年间的谢道通则辞官入道西上 武 当,结茅于石室。唐太宗时姚简曾任 武 当节度,但后来也选择了隐居。在五代宋初,陈抟即以“易”学著称,在 武 当五龙观诵读二十余年之久。
元代期间,有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和华洞真等人担任过 武 当提点。此外,还有许多名人的足迹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对 武 当山及其周围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代成祖朱棣崇奉“真武”之神,并亲自督导修建了多座宫殿和观塔,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祖还向 张 三 丰询问学习道德之事,被告知:“食美嗜,无忧虑;遗通利,无杂念。”这样的回答赢得了他的尊重与信任,使得 张 三 丰 的名声更加普遍化,同时也促进了 武 当 山文化的大兴与发展。
张三丰本人出生于辽东懿州(今辽宁锦州),又名全一或君宝,以衣衫褛烂而闻名。他曾在河南鹿邑太清宫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养生延命之术。在洪武末年,他前往湖北均县的玉虚宫五边树结茅庵继续研究内丹术,与内家拳技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风格的内家拳技,这套拳技后来被称为是中国传统体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太极拳、八卦掌等。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看到,从 张 三 丰开始,一直到现在, 武 当派一直强调三教合一,即儒佛道各自寻求宇宙万物根本本源,不离此大道则不能完成其宗旨。而且,他们重视内丹炼药,将性命双修作为修仙道路线之一,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各个学校的一大特色。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对于药材精炁二者的理解,以及将炼精化炁、炼炁化神最终达到还虚合仙的情境中表现出来。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