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崆峒派掌派人与掌门人的区别时,不少读者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武当、峨眉、昆仑等武术流派通常称为掌门人,而独特地将崆峒派的最高负责人称作掌派人?我采访了陈虎,希望能解开这个谜团。
陈虎详细解释道,崆峒派之所以被称为掌派人,是因为自清末以来,崆峒武术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八大门绝技,还融合了近百年来引入平凉地区的多种拳法,如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以及回族十路弹腿等。八大门和其他各类拳法都设有自己的掌门人职位,他们在外界交流时,有时也被称作崆峒派或掌门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全局性的崆峒派领导人物,而是专指某一门或其他拳种的代表。
他继续说明:“近年来,由于崆峒派在海外和东南亚地区迅速发展,许多学者和高手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各种武林活动和比赛。不过,无论水平如何提升,我们都是为了弘扬和推广崆峒文化而努力,因此我们不会固守成见,而是要开放心胸,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纳入我们的大家庭。”
作为发起者之一的王镖对此也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与武侠小说中描述的情景不同,在现实中成为一名有效率的崆峒派掌管者的标准远不止是一味追求单一技能。他强调,只有那些精通所有八大功夫,并且能够熟练运用118种套路的人才真正可以被视作“武学奇才”,才能担任这一角色。由于长期缺乏这样的超凡之士,所以尽管历史上没有几个能够同时兼顾全部这些条件的人成为过正式的一名持有该头衔的人,这也是为何如此漫长时间内虽然存在着众多传承者,但却鲜少有人获得此荣誉。
他进一步分析:“师娘花舞影选择陈虎继任,是基于对他的深刻信任,他具备极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