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法有几种?-探索“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奥秘
(排比)张全亮解析太极拳的阴阳平衡,赵幼斌揭示手脚对称的虚实变化,
梅墨生强调内外合一的练习方法,
而吴文翰则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双重”和“偏沉”的误区。
李亦畲曾经对古典拳论中的这句话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意思是当对方进攻我的左边时,我要让我的左边变得空荡,而同时让我的右边成为攻击对象;同样,当对方进攻我的右边时,我要让我的右边变得空荡,同时让我自己的左边成为攻击对象。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应对方的变化。
近代一些太极拳爱好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对这句话进行了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认为在练拳时,如果我用力于我的左手,那么我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我的左脚上,让它变为实;同样,如果我用力于我的右手,那么我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我的右脚上,让它变为实。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因为这样做可以确保我们的身体动作是对称和平衡的。但是,这样的理解可能忽视了李亦畲所说的更深层次意义,即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表面的动作,还要关注到内部的意念变化。
王宗岳在他的《太极拳论》中提到了“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些话语暗含着柔化后的意境。李亦畬把这些潜含的思想明确化,把王宗岳没有说的部分补充完整,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虽然这句话最初是针对推手(打手)的,但其意义也可以扩展到我们练习套路的时候。当我们走架或打架时,我们需要分清哪个部分是实哪个部分是虚。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基本原理——每一处都有它特定的虚与实,并且它们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太极拳中,我们需要学会感受这些变化,并通过意念来掌控它们。
从身体重心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哪一侧为实哪一侧为虚。例如,在弓步动作中,如果你的重心落在你的一只腿上,那么另一只腿就是空荡无物。而从注意力的角度来看,你不能同时全神贯注于两只手,因此,一只手必须成为主导,而另一只手作为辅助。此外,从动作本身来看,每一个击打都是由一种相对于另一种的手和脚结合形成的一个整体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左右起脚”这样的动作其实是一个持续不断改变着自身状态的小舞蹈,是为了达成最终目的——击败敌人或者防御敌人的攻击。
总结来说,要想真正掌握太极拳,就需要全面理解并运用这一原理,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训练中,无论是在学习古典文章还是自己实际操作锻炼,都需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寻求更深层次的问题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复杂而又美妙的大艺术形式。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