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极推手观点和看法-叶式史
体育活动的普及与奥运会的争取,已成为我国武术界的焦点话题。作为一名对太极拳有深入研究的人,我想再次分享一些不同于众的见解。
首先,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强身健体、富含竞技性质的集体活动,它具有明确且公平透明的规则,并广受人们欢迎参与。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武术尤其是太极拳,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让太极拳走进奥运舞台,我们必须将它演变为一个全球可接受、理解并愿意参与的体育项目。
我们来看看柔道和跆拳道,这两项在国际上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性。而太极推手应如何定义?应当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手法展现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关于名称问题,我坚信只有“太极推手”才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至于形式要求,我们必须抛弃那些模仿而非真谛、缺乏竞技意义和欣赏价值的表演,而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双方双手始终保持粘连状态,不允许脱手或无谓地拉扯。
只能单脚前后移动半步,同时禁止同时移动双脚,以增加策略层面。
要充分体现13个基本势,不得使用拳打足踢等动作。
得分标准应以对方倒地被抛起摔出为准,得分者获胜。
按照公平原则,可以根据参赛者的体重划分不同的级别组别。
任何健康状况良好且能够承担比赛压力的中国公民都应有机会报名参加比赛,无论年龄大小限制。
我们需要通过公开选拔,从基层到民间找到真正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人选,让他们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从而提升全社会对此项运动认识和兴趣。
太极推手同样没有标准化,与其说是一门艺术,更像是生活中的自然反应,因此不能过度规范化或教条化,只有随心所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放开束缚,扫除一切繁复规矩,让大家自由发挥,最终达到刚柔相济、游刃有余。在这样的环境中,当老外看到时,他们也能轻易理解并欣赏;当全社会全人类认可时,那么让太極拳进入奧運會就不再遥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