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帮派八法拳在社会的舞台上

在我的记忆中,八法拳是一个古老而深奥的拳术体系。据说,这门拳法始于1930年,当时铁岭的一位满族人吴翼军将其传授给了上海的弟子。他声称,这套拳路源自河南开封的陈光兴和陈鹤侣,他们是这门拳法的直接传承者。然而,这一故事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据历史学家推测,八法拳更可能是由太极拳、心意拳和八卦拳相结合而成。

八法拳的核心理念是“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动,动合于空。”这里,“空”指的是一种静寂状态,即在运动中达到一种似有若无、自发自然的境界。这正是在实践中逐步达到的那份本能般流畅。

这一套练习分为八个部分,每一个都是对内外力量、形象模仿、灵活应变等方面的一种训练。它们分别是:气(行气集神)、骨(骨劲内敛)、形(化象模仿)、随(圆通策应)、提(顶悬虚空)、还(往来返复)、勒(静定守虚)和伏(隐现藏机)。通过这些训练,可以达到“开阖升降”的平衡与协调,以及“化象虚空”的灵活与自然。

在八法之中,“为体”,即用以培养身体;而“为用”,则是为了武艺上的提升。在实践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便能够掌握这门高深莫测的艺术。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