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拳理拳论,但不可完全依拳论来演练拳架。因拳论是成者的体会,不是初学者的体验,初学者应努力找到自身阶段与拳论所述阶段的“衔接桥梁”。这也是老拳师教打让初学者不要看拳论的原因,因看不对会形成误导。
不要迷信什么心法、口诀、秘诀等等。太极本不神秘,经典已把太极讲得很清楚,所谓的心法、口诀、秘诀只是某些人招生名气的幌子而已。想想这些经典都是手抄传世,若不是“秘籍”怎会被珍藏。
3.不可贪多。初学大多先学24,又56,又杨氏、陈氏等等,这是典型贪多嚼不烂。大部分太极内里劲力都一样,我推荐只学一氏传统即可。
功能比次数重要,认真按照老师要求练一遍胜过不求甚解的练十遍。
内功在于架中,有人寻找外部训练方法其实最好的就是正规图解了,没有外界辅助也能修炼出实效。
不迷信所谓“真传”、“秘传”,每个架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正确就好,不需要追求某一个具体形式。
初时宜缓慢练习速度,为何?因为慢可以放松调整身体各部位,以后才能自然快起来。
初期不要过度发力,以免损伤身躯和养成错误习惯,应该以内劲为主进行发力训练。
择师非名气越高越好,而应选择能够明确指导并且愿意帮助他人的老师,即使条件有限,也可以从这样的老师那里学习到很多东西。
毅力与恒心至关重要。如果你准备花20年时间苦熬才能达到目标,那么你是否真的愿意开始这段旅程?如果没有决心,那么仅仅为了健身养生学习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