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最厉害的拳法初习太极拳推手绝技程元江亲授秘诀

太极拳推手不仅是中国武术中的一个实用技击形式,也是提升太极拳防身和健身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结合读《太极拳论》的体会,总结自己习练感悟,以供广大太极爱好者参考。

在学习太极推手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四种错误:顶、僵、丢、抗。①顶指的是在与对手相互抵触时,双方都使用力气,使得力量无法分开,如同牛角力一样。②僵则是在对方进攻时,我却不能灵活避开,这样就会出现失去机缘的局面。③丢是指在推手中没有将对手牢牢抓住,而导致分离,缺乏连贯性。④抗则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抵挡对方的攻击,却又缺乏柔韧性。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两点:①初学者往往只追求技巧和效率,不愿意放弃,即使有所失也要紧紧抓住;②有些人沉迷于“化劲”,认为这是防止被动,但实际上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为了达到“沾、连、黏、随”的状态,我们需要:

①准确理解轻重虚实,并做到“沾”、“黏”、“连”、“随”。通过虚实来区分,可以避免顶牛和丢失,同时保持弹性连接。当对手攻击我,我应该空而不抗,谓之“沾”; 软而不顶,谓之“黏”; 挫而不僵,谓之“连”。当对手撤退时,我应接而不丟,谓之“随”。

②掌握正确的技术并逐步提高。这包括单手盘圈法、二手捋按法等基本技巧。在进行推手练习时,要遵循《太极拳论》的原则,以此获得扎实基础,对提升技术水平有显著帮助。在操作中,要掌握上虚下实的变化规律,让腰部成为支撑身体和运行力的中心,从而形成整体劲。

③平衡能力至关重要,在与对面的某一点交互后,就能通过听劲走化,并且始终调整自身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变化。这需要练习能够跟随对方变化的技能,如《太极拳论》所言,“从人则活,从己则滞”。

④坚持锻炼,并持之以恒地练习,不可急功近利。在同时强化拳架训练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技术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