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最有实战性的功夫太极拳起源的神秘面纱

揭秘中国最有实战性的功夫:太极拳的神秘面纱

太极拳,从清初创立到如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前后,太极拳名家在北京享誉盛名,并因其疗病、保健、延年之效,在当时的几十种著名拳种中脱颖而出。于是,有人便以假托仙传、捏造历史为由,将其起源说法进行了广泛传播。概括起来,其起源故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十四世纪的元末明初,云游四方的武当山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即懿州(今湖南芷江县)人,名全,一名君宝,字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以行游四方闻名。他曾在湖北武当山修行,但《明史》和《太和山志》均未提及他会练拳术。在1723年汪锡龄编写的《三丰全书稿本》和1844年李涵虚重编出版的《三丰全书》,虽然都宣称见过十四世纪的张三丰,但也未曾捏造他会练拳或创造太极拳。因此,说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是错误无疑。

二、十二世纪宋徽宗时代(1101-1126)的武当丹士张三峰。

据黄黎洲所作《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闻天下,但主于搏人,不足以制敌;有内家者,以静制动,可应手即仆,因此外家与内家的区别由此产生。此说荒诞不经,而清康熙十五年的黎洲子百家又持张氏兼精少林之说,这些都是现代封建文人的附会和玄虚。

三、八世纪中期唐代徐宣平。

有人认为太极拳创始于唐代徐宣平,并列举了他的论著,如《八字歌》、《心会论》等。但从风格来看,这些绝非唐代文词,再参阅宋代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本末》的记载,也仅记载徐宣平“辟谷不食”,大诗人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这也是清末封建文人的妄加牵连,不值一驳。

四、将清代乾隆年间人山右王宗岳,说成是内家拳家关中王宗。

这显然是误解,由于乾隆时期考古学尚未发展,所以很多文献记录存在错误。而陈氏太极拳被推崇为高级内家技艺,其师承关系则更加复杂且混乱,不可信赖。

五、日本遣使船员甘风池亦被部分作者作为内家派或者南派 太極劍 的代表人物介绍,这个说法同样缺乏充分证据支持,只是一种流行文化中的迷思,没有实际根据证明它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或事件之一环节,而是在现代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想象性描述方式,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证实其真实性,同时也不符合现有的历史研究成果与认知体系。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