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秘籍书的口述太极拳如何在推手中展现其包容性雷生霖的见解

太极拳因其内涵而得名,循环不息,变化无穷,虚实参差,不作为自然,是它的本质特征。太极拳的练习分为架子练习和推手练习。架子练习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体会循环不息、变化无穷、虚实参差、自然非做作状态;推手练习则是在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体会同样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的心态和形态都是太极拳修行者追求的定力,让自己或对方随意,也是方法。

要达到这种【不受】的心态调整,就必须适应一切可能出现的变化,这就是太极拳包容性的核心所在。从架子中感悟太极拳的包容性,就是在不断完善自身运动能力的同时理解运动趋势必然要遵循的一条路;从推手中感悟,则是让自己的心态和形态与架子的定力一样坚韧,使对方随便继续,这也是修行者的选择。

任何状态都有一个从不合适到合适的过程,一步一步接近,有经验的大师总能找到对策。我曾经也被我的老师教授了许多技巧:对于架子而言,我们有四大桩、三十八手、三十六势,对于推手也有三盘六步、十八法卍字连环等多种技术。但最终,要真正进入一种自然流畅状态,就必须抛弃所有这些技巧。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不断调整自我,以迎接各种挑战。这正是太极拳所强调的那份包容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尝试每一处不足都是向着完美境界迈进的一步,而这正是我们学习太极拳最宝贵的心得。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