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听说“太极拳”这个名字时,我就觉得它一定是一种强悍的武术,因为它包含了“拳”的字眼,暗示着一种拼搏和打击的运动。但当我真正开始学习太极拳时,我发现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武术大不相同。动作柔和缓慢,不仅适合上了年纪的人练习,也非常适合像我这样50多岁的人作为替代激烈运动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深刻理解到太极拳虽然是技击艺术,但其更高层次的宗旨和最终目标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十三势歌诀》中明确指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认识到了太极拳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还能治疗许多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相比于那些灵丹妙药,太极拳提供了健康——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太极拳在其他运动中独有的特殊功能源自于其独特的练功要领。我注意到,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力量的问题,但实际上,它更关注的是内在力量。在练习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心静,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排除所有杂念,将精神高度集中。这不仅有助于放松大脑,让中枢神经得到休息,从而对全身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能有效地调整气血,使得微循环增强,对身体产生正面影响。
此外,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全身放松,不僵也不滞,同时保持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在运气之下运转身体,每一节都紧密连接,以至气流顺畅达四肢端头,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通畅气血循环、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增加营养供应,同时也有助于废物及时排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此外,腰部作为我们的中心,是主宰一切动作运行的地方。而且通过逆式腹呼吸,可以加大横膈肌上下运动幅度,不但能够吸入更多新鲜氧气扩大肺活量,还能改善消化功能。
除了这些内在锻炼之外,太极拳对筋骨皮(肌肉、骨骼、皮肤)的锻炼也与一般体育活动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求四肢处于“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的弓形状态,并且每一次移动都要如同抽丝或猫行一样轻盈敏捷,如同螺丝钻进木材一样深入细致。这种以圆转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方式,使得四肢呈现由里向表深层次运转,从骨骼到肌肉再到皮肤都得到高效率、高质量的锻炼。这对于提高腿部支撑力和身体稳定性尤为重要,因为常言道:“人老先老腿”,拥有健康又坚固的地球基础是维持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我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也更加意识到了太極內功所蕴含的心理文化价值。在进行这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无论是在姿势还是行动上,都充满了文化韵味:安舒舒展、大方端庄、中庸协调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一部分。当你沉浸其中,你会感受到一种从容镇定的感觉,就像是整个世界都变得平静无波,而你则是其中的一个观察者,一位生活中的哲学家。
因此,习练太極不是单纯为了身体,更是一种修养人的心性,用以涵养人的情操提升品德,最终达到精神面的超脱。这一过程并不简单,它需要耐心与毅力,但成果却令人满足,无可估量。当一个人学会了如何平衡自己的情绪,当他学会了一种冷静待事处理事情,那么他的日常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他将会成为一个谦逊而有远见的人,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关系,为社会带去温暖与智慧。如果说一个人生存就是战胜困境,那么他已经赢得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他已经掌握了战胜困境的手段,而这手段,就是那悠长而优雅的心灵舞蹈——中国古典武术— 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