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因其内涵而得名,循环不息,变化莫测,虚实相生,自然而然,通达渗透,无为包容是其本质特征。练习太极拳包括了架子功和推手两大部分。架子功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以体会无始无终的循环与不断变化的无端为目的;推手则是在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以体验这种循环与变化为基础。经验丰富的师傅常说,在架子功中练习就像独处,而在推手中练习又仿佛身边有人。这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道理:不论是否有外界影响,只要自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形态,就能达到相同的境界——【不受】的心态,这正是太极拳包容性的核心所在。
从架子功中领悟太极拳的包容性,不仅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运动技能,同时也能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从推手中理解这一点,则需要具备一颗平静的心和灵活的手脚,即使面对各种变化,也能保持定力,让对方随意进攻,从而展现出一种超脱状态。
任何状态都有一种逐渐适应、逐步融合的过程,有经验的大师总是拥有许多策略。我曾经得到过我的老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指导:对于架子功,它包含了四个基本姿势、八个基本动作、十八种基本手法以及三十六种基本变换;对于推手,它涉及到了三种主要技巧、六种关键步伐、十八项技术应用以及复杂连贯式攻击模式。在最终放弃所有这些方法后,我才真正进入了一个自然流畅的地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条路径可以一步步接近最佳状态,而这条路径总是由有智慧的大师们制定的。而我在学习中的每一步,每一次尝试,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