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武侠小说中,《易筋经》被广泛地提及,它是一部关于内外修炼的神秘武功秘籍。传说中的达摩会意后,在少林寺留下了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然而,现有的古文献证明,《易筋经》的真实作者并非达摩,而是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这本书实际上是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无关。
《易筋经》的内容包括了练习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其“内壮神勇”提到练习该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以意努之,硬如铁石”,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
此书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每种各有12势。其中,第一势至第八势分别为韦驮献杵、横担降魔杵、掌托天门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和九鬼拔马刀等。
每一种姿式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诀窍,如韦驮献杵需要肩肘腕同一平面,上举至胸前成抱球势;横担降魔杵则需要双手平开,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掌托天门则需双手收回至腰部,将两拳缓缓收取。
每一种动作都伴随着深奥的心法诀窍,如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等。在进行这些锻炼时,还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一致性,以及全身放松不受限。
通过长时间不断地练习,可以达到将臂力提升到可以贯穿牛腹或断牛头的地步,这些都是对身体极大的挑战,但对于追求卓越境界的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此外,这些训练也能够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使人更加坚韧不拔。
总而言之,《易筋经》的实践是一种结合了物理力量与精神集中的大型项目,它要求者必须具备极强烈的毅力和耐心才能逐渐领悟其中蕴含的奥妙。此书虽源于道家,但其修炼哲学与佛教思想相辅相成,为那些寻求肉身永恒且精神充盈的人提供了一条通往超凡境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