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是道家内功的秘籍,传说中由天竺和尚达摩创作,后流传至少林寺。实际上,这本书并非佛教典籍,而是一部道教导引之术。它包括了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每种各有12势。
拳法简介
“易”字指的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的是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在练习之前,需要先修炼一年左右的内功,达到内壮之后,再可以开始练习《易筋经》,最终达到洗髓,以便体证佛道,并享受长生。
风格特点
整个《易筋经》的内容包括了理想效果和具体练习方法两方面,对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这十二势中的每一种都要求站式锻炼,以一定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肌肉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不可迸气。
易筋经十二势介绍
第一势:韦驮献杵
双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
第二勢:横担降魔杵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第三势:掌托天门
沉肩曲肘...全身放松...
第四势:摘星换斗勢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左臂屈肘...
第五勢:倒拽九牛尾勢
右手握拳...左臂屈肘...
第六势:出爪亮翅勢
挺身兼怒目...
使用暗劲伸探...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勢
脚尖相衔...身体前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易筋经》的来历,以及其在武侠世界中的地位。我们还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即“韦驮献杵”,“横担降魔杵”,“掌托天门”,等等,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修炼技巧。如果你想要成为真正的大侠,就不要错过这些实用的武学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