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24式分解式通背拳掌握精髓体验内外兼修的武学艺术

通背拳练法、用法

太极24式分解式通背拳:探索内外一体的武学奥秘

在太极24式分解式中,通背拳以“纵壑”为基础,通过手部的灵活运作,让周身气血流动如同澎湃的海洋,无论是扩散还是收敛,都能够实现无限变化。这种训练方法要求你眼前所望之处,身体应随之而动;当身体在活动时,每个部分都应同时参与,而静止时,则能达到空无一物的状态。这便是所谓的“身法八种”:

起:如船帆逐渐展开

落:仿佛人行空中突然坠落

钻:就像磁力相互吸引,无障碍穿梭

翻:左右翻转,以适应环境变化

伸:犹如蜿蜒延伸的小蛇,将短暂变为长久

缩:曲线紧缩,如同蜗牛收回其庞大的身体

开:放松松弛,如同打开了大门,没有任何限制

含:紧凑收缩,将万象凝聚于一处

尽管这些形态似乎只涉及身体上的运动,但实际上,它们依赖于气血的舒张与收敛。

2 在操练手臂时,我们应当避免使用粗暴力量,而应该寻求实效;柔和中寻找刚劲;曲折中追求直线;慢速中感受快捷,并任由自然起作用。我们必须禁止打断力量并且避免使用拙劣的手段,同时追求力量的延续性。

3 功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招式本身。在五行通背拳中的操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内部力量,即所谓的“空化力”。根据古代拳谱记载:“不学空化难为首”,这说明了空化力的重要性。当你学会发挥这种内在力量,你的一击便会成为完美无缺的一套招数。而如果只是学习招式却忽略了内在力量,当面对敌人的反击,便容易被对方制服。因此,“练劲不练招”的原则强调要注重在功力的提升上。

4 五行通背拳强调,“力由脊发”,即主宰全局从后背开始,这里讲究精妙细腻,从后背发源。如果平日里操习手臂动作,要借助后背来控制它们,就像是手和后背是一体两用一样。在发挥和撤退的手势方面,也要依靠后腰来支撑,这样将后背进行到位,便显得尤为重要。

5 身体各部分之间需要达成一个完美统一,使得气息与肌肉协调工作。一致贯通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三点(肩、肘、腕)要保持畅顺无阻,力道从脊椎发出,由肩膀传递至肘部,再到腕部,然后最终抵达手掌三点之间没有任何阻滞,使得气与力完全融合,一路到指尖均有充沛之力。

6 双侧同步移动,无论是回旋还是推挤,用尽可能大的速度和质量,以此增强前方攻击以及加快反应时间,还可以锻炼搅拌、刮削、抓取等多种不同的施术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自由行动而不会留下缝隙。

七点关于五行通背拳使用双手原则:

1 “天籁法”即为空虚无形,只有快速闪现。

2 原地迅速释放,不允许将双手带回来再次攻击。日常训练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

3 面对敌人交战时,不离奇幻翻滚技巧,比喻两头蛇遇到缝隙立即穿透并缠绕。

4 出击冷静、一瞬间急促、小心翼翼、一往无前的速度、大幅度冲击以及粘附连续不断,最终达到黏附随意改变方向。

5 粘贴衣物般轻盈,有远见卓识使劲更长远。此类技术需深入研究...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