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练成功夫也谈咏春拳与永拳的秘密

我认为咏春拳与永拳之间的区别并非如某些文章中所述那样简单。笔者在访问了广州、佛山、古劳以及香港等地的咏春拳高手,并研究了相关资料后,得出结论:两者的确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我要谈谈咏春拳。这一门派由于历史上选拔门徒非常严格,因此传授内容主要依赖师徒间口传心授,文字记载相对较少。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为云游民间五枚法师,在大凉山白鹤观居住期间,与当地豆腐店主人严二二父女深厚交情,最终将武艺传给了严咏春。严咏春技艺精湛,不断研磨之后,她受到蛇鹤斗争的情景启发,从而融合福建永春县方七娘白鹤派中的“龟背鹤身”、“坠肘”,以及宗鹤拳中的三角步等,创造出了以手腕快速变化为主的“手劲”。她总结了一系列技击理论,如“来留去送,以静制动,柔化刚发…”等,并在实战中证明这一门派以策略取胜,而不是依靠力量。在地方上,这一流派声誉卓著,被称作技压群雄。

此后,严咏春将这套技术传给了丈夫严博球,他们定居于广东南雄县,并将这一门派传授给粤剧演员黄华宝、梁二娣、大花面锦(陆锦)、高老忠等人。当时没有固定的名称,只是在纪念爱妻后被命名为“咏春拳”。

咏春派以“短桥窄马,擅发短劲”的原则闻名,其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阶段学习内容:第一阶段学习气功;第二阶段学习入门十二式和三套拳法;第三阶段练习掌握多样化的手势和步伐,以及最终掌握108个点木人桩法。此外,还有一套六点半棍、一套两仪棍、一套八斩刀(又称双飞蝴蝶刀)。

至于永 春 拳,它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 春 殿,是当年进殿者所习的一种南家内家拳术,全称应是“永 春 派少林 拳”。该殿在清朝中叶由至善禅师任教,他根据自身多年的修炼经验,将长桥大马改成了短桥小四平马。

据说,当年南少林寺各殿所教授的武学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今天众多流派。另一个故事讲述胡惠乾,在刻苦研读这部技术后,在广州西关城外医灵庙前田心坊西禅寺授课,使得永 春 拳术开始向民间扩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者都来源于同一脉络,但它们各自具备独特性质,不可轻易混淆或归类。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