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学习赵幼斌先生的《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一文。赵先生的文章写得精辟,读后深有感触。我现在就我习拳十五载时对赵先生讲解的感悟,写出来和大家共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何为“十八在诀”? “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年)所传,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中。这短短十八句话,七十二字,精辟准确地阐明了太极拳的劲力、劲点、劲法等动作要领,对于准确把握太极拳的技术内涵大有裨益。 其内容除了包括“十三势”的名称和要点解释外,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还多了“中、滞、通、虚、实”五种整体技法及其解释。 赵先生讲道,十三势的核心技法是四个字:掤、捋、挤、按,也叫“四手”或“四正手”,也就是揽雀尾所包含的几个动作。采、挒、肘、靠四种技法称为“四隅手”与掤、捋、挤、按合起来叫“八法”。 “八法”之外,“十三势”还强调在行拳中应注意步法、手法、眼法在五个方位的变化,即“进、退、顾、盼、定”。赵先生讲其称为“合四方”,意思是指:重心在运动过程中药始终处在一个得机得势的处于复合方位的定位点上。此外,还有“中、滞、通、虚、实”无个方面综合性的技术要领,要求通过协调周身来达到随机应变、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合起来,就构成了“十八在诀”的基本内容,即: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笔者虽已习拳十余载,但对太极拳个中味道怕也只品得一味,其余两味尚有待今后探究。所以在此只就赵先生所讲的一至四诀(即: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结合两年来学习傅声远大师和傅清泉少帅的拳理,拳式做一学习心得。 二、对掤、捋、挤、按(四手或曰四正手)新的感悟(以杨式太极拳揽雀尾为例) 1.掤在两臂 掤的力点,或曰劲点、接触点,在手腕到肘之间。动作的方向为正前方,即左掤向南,右掤向西。其高度在肩胸之间,即手腕高与肩平,用横劲向前上方掤,但肘要略低于腕,手指要略高于腕。左掤时右手在髋前约30厘米,指尖朝西略偏南。另外提及一点,即在左掤的定式时,左脚尖由开始迈步的正南方内扣(即向西)不要超过30°,否则不易衔接下一步的右掤。 赵先生讲到,掤的劲法特点是“圆撑”。“圆撑”主要体现在腕要圆、肘要圆、肩要圆,依此类推,周身都要圆。掤的时候,肘、肩骨节要撑开,腕、掌骨节也要撑开。这也就是“十三字行功诀”中所讲的,“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由此我想到沈家桢、顾留馨所著、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书上写道,运动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这个刚,不是从努劲合鼓劲而产生的“生铁”之刚,而是由松开和放长而产生的弹性的刚,又名“掤劲刚”。文中又写道,放长身肢,来达到松开,由松开和防长来使身肢产生弹性;弹性加强,则成为掤劲,即弹簧劲;弹簧劲的加强则为太极之刚。 谈到掤劲,我想到傅清泉老师在讲从高探马接右分脚时,强调左臂先要外掤,同时右手臂也有掤劲在内,然后合臂交叉分脚。反之,左分脚亦是如此。 赵老师讲得好,“掤”在所有劲法中为第一劲法,而且暗含在所有劲法中,无处不在。我们习拳者确实需要时时提醒自己。 2.捋在掌中 “捋”字的含义是顺着来势、来力而抹带、引化,动作主要由前向后,方向亦为正。至于劲点,前手在尺骨下近掌腕部,后手(即右手)在掌心。特殊情况下,前手劲点也可在腕肘之间,即可用两手握住对方的手、肘部,也可用前手前臂将住对方的肘部封住,同时用前手手腕封住对方另一手。 我结合傅老师的讲解,提出我的心得、(由右掤接捋)首先松左胯,在坐左胯的同时双手同时圆转成左掌心斜朝里、朝上,右掌心翻成斜朝外、朝下,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双手略往右前送,而左胯后坐的对撑劲在内;在开始捋时,双手先微微下沉,随即向左平捋。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中,务必保持“肩与胯合”,即肩与胯必须保持上下自然垂直;两手间的距离约为一小臂的长度,右手略高于左手;几乎完全是由腰的转动而带动了平捋。最后的定式,左掌落于左上腹前,右掌落于右胸前靠近胸中线的位置。许多拳友做不好这个捋式,恐怕要从这里找原因。 赵老师还讲到,捋的劲法还要求做到“动短意长”。这就是说,回持动作不要大而长,而要小而短,但心意要长。 3.挤在手背 “挤”字有拥推、排挤、合力向前的意思,劲点在前臂外侧,劲法腰横,即“挤要横封”。“横”、“横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手臂逼住对方的两肩头和,其劲势像一条横杠封锁在对方胸前,使对方不得化解而为我所制。 赵老师还强调说,需要注意的是,“挤”的动作手臂略斜,而“掤”的动作手臂要平。在打拳时,这两个动作不要做成一样。 我结合傅老师的讲解,谈一下我的体会。 由捋到挤,双手翻腕即为挤的开始,右手不要绕大圈;翻腕的同时转腰,随即弓右腿;同时左掌附于右小臂内侧(左小指与右手腕根线齐),由两手间约一拳的距离到定式似挨非挨,似松非松。需要注意的,一是不要双手搭在胸前再前挤,而是边转腰,边弓步,边斜线朝正西方挤出;二是肩与胯要上下相对;三是在定式时,右手指尖要高于腕,腕要高于肘;两手掌与小臂之间基本是直线,其间的夹角略大于90°,而掤的定式两臂间的夹角要大于100°。 4.按在腰攻 “按”字的含义是将对方的来力向下挫截,然后再是向前推。严格说,“推”是“按”的延续,“按推相连”。因为推前先按,所以说的时候只说按不说推。 “按”的劲法特点是“腰攻”,即“按在腰攻”。意思是说按推的时候不要只用局部的动作,不要只用掌力去推,要用整体的动作劲力去完成。要用腰劲、肘劲、掌劲同时的收与放来完成。赵老师进一步将其称为“腰看着肘,肘看着手;腰顶着肘,肘顶着手”,意指要用相互关联的整劲去完成动作。 赵老师讲的是按推相连,而傅老师讲的是随左腿后坐的同时随两肘下沉平抹回,再向前按出。我记得傅老师在太极大讲堂上说,折臂即可。 结合两位老师的讲解,我的理解是,两手不要大起大落,在坐左胯时也要松右胯,先用沉劲带动两掌向胸前曲肘抹回,注意两大臂和胸之间不要形成大于180°的平角,基本平来平去向前推按,最后的定式两拇指间约有一拳宽的距离,高度是指尖约与肩平。值得注意的是,要用腰劲。我们可以设想体会一下,当你想推倒一棵大树时,如果不用腰劲,是不可能的。 赵先生对此专门有一段文字: 由挤式接按式先后坐,在后坐的时候就要收尾闾,命门向后拱顶,两掌采住对方的手臂下按,形成一个“自我上下”的合劲使对方来力下栽,这时就形成了一个“腰攻”的动作;随按即推,此时身形展开,腰要顶撑开,腰顶肘、肘顶手,像炮膛一样形成一个开劲,这个过程就叫“腰攻”,也叫“腰顶”(注:这个“顶”不是腰向后凸出顶,这样做则力泄,而是以腰为支撑点向前顶撑开。这就像千斤顶一样,以地面为支撑点向上顶撑起,但地面却不向下凹进去)。 揽雀尾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技法,在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出现了六次。我现在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许多练太极拳的人花费毕生精力去研习,探索太极拳仍不敢说已经深谙太极拳的奥秘。 我在此要特别提及我的太极拳启蒙老师(至今仍然是我的老师)——我们学院的崔文明老师。崔老师今年已78岁,每天仍练拳不止。他如今仍可以以十分规范的动作采用中架来打完85式杨式太极拳。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在不断地研究太极原理,不时地向我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和资料。我很庆幸我的身边有这么一位长者,在不断地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在太极拳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老师们、拳友们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