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近求远》:太极拳中的真谛与误区
在太极拳的修炼中,“舍近求远”这一概念经常被提及,但它究竟是对是错,众说纷纭。近日,一位拳友向我询问:“‘舍已从人’容易理解,而‘舍近求远’如何理解?”我决定给出我的解答。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舍近求远”并非指简单地放弃身边的人或事,而是一种在武功实践中的深层次体悟。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他强调了“多悟舍近求远”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来理解和掌握这门武术。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舍近求远”呢?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困难但实际上可以化解的问题。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手臂和身体的力量,就能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我们的优势。例如,在执行“玉女穿梭势”的时候,我们需要一臂顺势而行,同时另一臂则利用对方的力量进行防御,这正是“走化单臂托手上”的精髓所在。
同样,在执行“野马分鬃攻腋下”时,我们需要使用一臂采捩对方的手,然后顺势而行,以达到控制对方动作,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这一点也体现了“走化”。
对于我的解释,拳友表示非常满意,并且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和实践。我认为,无论是在任何武术技法中,都存在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姿态,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这便是我之前提到的“双重”,即既要有主动,又要有被动;既要快又要慢;既要硬又要软。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武功境界。
然而,不少人却错误地把这个原则当成了一种简单的心理状态,即随心所欲、任性无忌。但这种做法并不符合太极拳精神,更不符合自然规律。在王宗岳的话语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多数人误解的地方,而只是强调了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个原则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说的是,“舍近求远”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事物,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人眼里,其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而真正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它,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到我们的修炼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顺人背”,也就是说,在战斗或交流的时候,可以轻松应付各种情况,不仅不会受损,还能获得更多好处。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