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澄甫:甲如提手式将人打出,如乙外功甚大,手劲有练抓力的自上抓来,甲逐进身上步,闪过乙手。甲再往上将右膊抬起托乙肘处,身法再往上长,往外掤劲将乙打出,如白鹤亮翅是也。如乙或用左手或用右手来抓,皆可以白鹤亮翅应之。
二、杨振铭:由提手上式,设敌人以左足在前从我左侧向面部或胸右部,用左拳击来,我即用右手放在敌人右腕下;向上掣起粘住敌人肘腕处,用一提劲,以牵动敌人的根力,同时左足转正上半步,足尖点地,重心寄于右腿,左手沉于腹侧。
三、杨振基:(1)《太极拳体用全书》述此式用法是:对方从身前用双手击来,我左手向左侧展开对方的右手,上时意念和劲点在小指一侧;下时意念和劲点在掌心。此式用的是分劲。
四、李雅轩传授陈龙骧、李敏弟:(1)我向左转身,以右手挂其击我胸腹部之拳掌,当对方力下沉压我,则吾随势而为,对方的力随着我的左右移动而不稳定,此变法也。 (2)假设对方以双脚并拢跃起踢我,我可急翻腰背,将身体后仰,使对面的两脚无法触及自己,然后顺势反抽,对方必然会失去平衡,这就是“蛇行”、“猴跳”的变化之一种表现方式。
五、牛春明:“一肘一靠,是起连环作用”,先使用肘击出,如果被对方走化,再顺势肘下松改为肩靠。这要求运气要快,不可停顿,要做到连环不断。如果说技巧有缺陷,就必须通过练习加强。我认为每个练习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合自己的体质和水平进行训练。
六、郑曼青传授黄性贤:“当对方以双臂绕抱过来,我则回旋入内,从中穿梭出去。”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技术,它要求操控好自己的身体位置,让自身成为攻防之间不可思议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让对方得逞,同时也不要给予他们任何破绽。你必须学会如何利用你的速度和灵活性,在瞬间改变方向,让你的攻击变得无懈可击,而你的防御则变得坚不可摧。
七、崔毅士传授崔仲三:“如果对面采取了‘推’或者‘挡’等姿态,我们就可以选择采取‘拍’或者‘捋’等姿态。”这样的交互关系使得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情趣。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拥有卓越的心理素质,因为你不能预知对方面临何种挑战,但你却能迅速反应,并且制定出最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一切。
八、本教义并不仅限于单纯的手眼协调,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通过内部力量控制外界事物,以及如何通过微小的运动引发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技巧,还涉及到哲学上的思考,即如何实现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最高效率的地步。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