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技击功夫,是太极拳的生命和精华。历史上杨家父子凭太极拳技击功夫被公认为“杨无敌”,可见人们对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是多么向往,只因“十年寒窗九年拳,九年太极不出门”,使多少爱好者敬而远之,掌握太极拳真功夫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在太極拳的所有行功,如盤架子、推手和散手中,開與合、虛與實、剛與柔、曲與直、松與緊、輕與重等等,都蘊涵著深刻的陰陽哲理。正如《太極拳論》開首便道:“ 太極者,无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也就是說,離開了陰陽兩方面的對立統一,就背離了太極拳運動的正確軌道。
然而,一味地要求柔、緩、松,用意不用力,許柔不許剛,許輕不許重,許松不許緊,這樣似乎以柔克剛、四兩拨千斤、高舉後發制人成了天經地義的一種理解,而剛落點、一招定勝負卻成了錯誤,這豈不是違反了對待技術辯證對立統一原則?
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把握住這些原則,不僅要學會運用柔勢,更要懂得如何巧妙地轉化為強勁的一擊。這就需要我們在練習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內外兼修能力,使自己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適時適度地運用不同的力量。
此外,在推手訓練中,也應該避免只講求“用意不用力”。通過競技推手的實踐,可以更好地體現技術和速度間的平衡,並將其融入到日常訓練中,以促進個人的成長和提升。
總結來看,要想真正掌握大師級別的心法,就不能停留於表面的理解,而是需要踏踏實際進行深入研究。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步,每一次提問,都應該尋找答案於自身體驗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最终達到心法水準。
最后,我想借此機會提醒大家,即使是一門古老且神秘如同天上的星辰般高遠無垠的大武術——也是由凡人所創造,由凡人所傳承,但它終究還是可以被掌握,被完善,被傳承下來的一門武藝。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把眼前的工作做得最好,把自己的狀態保持在最佳狀態。我們絕不能放棄,也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成就,因為只有前進才有可能找到那片未知領域,那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而當你站在那片廣闊天空裡,你將發現,那些曾經讓你望洋興嘆的地方,如今已成為你的舞台,你將成為新的導航者,用你的智慧去指引那些仍然迷失方向的人。你是否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