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是练拳的起点
我认为,太极拳中失去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于三种情况:(一)初学者因动作生疏未能准确把握动作要求而使规范失准;(二)较熟练者因错误动作未得到及时纠正而形成习惯性错误,使规范失准;(三)有些人不读拳书,无视规范,任我随意,积年累月,形成顽固性错误动作,而使规范失准。很明显,这后两种情况是影响太极拳规范的严重障碍。没有规范,就会失去太极拳的本质特性,其养生、技击、艺术等功能便无从谈起。因此,太极拳的规范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的。
二、从基础做起
基础规定是初学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点,也是练多年的武友要经常进行锻炼的重要内容。所谓基础规定主要是指对身法基本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屈膝落胯以及气沉丹田等。这虽然看似司空见惯,但真正掌握每一个要领,并在习练套路中能够贯穿始终却并非易事。
如起势时两臂前举和下蹲下按对沉肩坠肘要求,在前举时必须先沉再举臂到达终点时肘尖须指向地面,此为起手沉肩坠肘;下按则随下蹲依次先松肩垂肘继而落手,此为落手沉肩坠肘。此同时还需做到气息下沉百会上领形成对拔之势。其他所有拳势也应按照基础规定仔细琢磨深入体悟,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基础形成正确的规矩习惯。
三、将动作细微化
太极拳动作十分精妙其规则也讲求到细微处。杨澄甫曾就此告诫武友们要“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如何推求?笔者以为,要追寻几个方面:
研究太极弧线规律性。
研究各招式完整性。
研究技术内涵。
四、中正修架提升水平
过去老师们传授方法不仅教导姿态,还需拆解架子捏合。这对于提高架子的质量至关重要。而今我们虽难遇名师但可以根据理法自行修正。在某些关键点,如中正、中收、中悬等需要通过互相引导与校正,而放松入静用腰发力等,则需通过反复训练与体悟最终找到感觉进入门径。
总结来说,不遵循规则进行实践便无法展现出纯真的古老风貌,只有遵循规则才能显示出真实的一面。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