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称我们研习的太极拳为传统太极拳? 因为这个拳的创作其拳理完全源于我们中华古老文化哲学,拳法每一个动作都与这些哲学相契合,而以练气为主,注重内气培养与人格修炼,在应用防御上崇尚无形无招。 哪些古老文化哲学是传统太极拳理念根源呢? 第一就是「易」,易代表宇宙一切空间、时间及所有动能。「易」从天地运行、阴阳变化及万事万物在发展中的对立和统一,欲人效法天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生生不息的精神,进而通权达变趋吉避凶。 其次的根源即是中华文化思想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思想。传统太极拳正是以孔孟学说中庸之道为中心,以老庄(无为、虚静、不争、柔弱取胜,不敢用强,知几积气)思想作为大用。
以上三者便构成了传统太极拳基础,再加上佛教禅宗(如空灵舍己,无相)医学等辅助,为融合之要。 二、三项特点: 不动手:手非因外力触发,每一步皆由脚心涌泉先发动,以气贯串每个关节由下往上催动;美人手:此拳以练气主导,所以腕关舒直方能行气至指尖;里面指挥外面:内心意志控制身体形态,每一步均由内向外推展。
练盘架时需平正均匀尤需中定(尾闾中正神贯顶),身如行云流水;虚实分清,如右脚重似山岳左脚轻似鸿毛,全身各处须明晰虚实尤需阴阳协调。 三、三种应用技巧: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小力胜大力,以及所谓四两拨千斤。
四、高度精髓落实传统太极特点与应用,最重要两点,即其精髓为松与养:“松”体可使筋脉流畅五脏得平衡,上、中下三焦无阻碍,“心”则随气沉降,使心情愉悦免病。此乃“上医未病”的良药。在运用时,主要动作依托松化与不丢不顶,对抗劲则卷而松化引走,使其力尽自然,此乃以柔克刚。“积”、“养”则涉及丹田,一般武术只讲气入丹田,而我们则强调意守丹田如鸡孵卵,当空意到水到渠成久之自成。此乃功夫高深令人神奇差距,是原理超出常识范围缘故。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