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历史和现实中确有极具力量的人物。然而,这种力量同样有限,且在对抗其他人类时,自身体能已足够,不需追求超乎寻常的技艺或技能。武术中的几大要素——力量、速度、技巧及方向,其中力量是首要之事,通过健身器材加强力气是一条可行之路,不应忽视太极拳仅重气而非力。
练就足以击败对手的力量后,其应用至关重要。这要求将力量练至从脚底发挥至手指尖。在太极拳中,“整劲”与“寸劲”的训练即是如此。
整劲不言而喻,没有整劲便如散兵游勇,无法谈论发力与抗击打。首先须通过拳路动作协调一致,然后在推手中下沉重心,再于推手过程中感受如何圆撑如何放置力于脚底,以及如何控制重心并利用全身力的运用——其实就是用腰胯力,即使对方的手再强也无法比拟你的腰部。
寸劲则需较高技巧,与整劲原理相同,是同样以腰胯为根本。但不同的是,寸劲发力的方式更短促,更粘连即发。举例来说,如踢球,要使球飞得更远,不单靠蛮力,还需会踢:
发力的关键点在于大关节,即由腰胯传递。
在踢前保持脚踝松弛,而非紧绷,以便收回时能顺利甩出。
发力时向前冲动,同时让胯随之甩起,而非直接将腿向后拉扭。
接触瞬间要使脚踝紧绷,以防受伤,并减少因收回导致的缓冲影响施加给球上的压力。
接触后继续顺势向前的运动,让接触距离增加,从而增大作用在球上的功夫(根据物理公式:做功= 力× 距离)。
完成发力后的重心保持稳定,不应因为一个简单动作就失去平衡。
以上六点换算到掌握梢节(即“寸劲”)就是如此。“寸劅”并不神秘,只需要理解其原理开始进行训练,在原地向前发力体验如何从足底产生力量以及使用大关节来发出威猛的一击;不要收回拳头再次出击,而应该直接迅速伸出双臂,使身体前冲同时自然收回腕部,这样才能够快速接近目标并释放巨大的爆炸性威胁。此外,还需注意正确的方向和姿态,比如当背靠墙壁被打一拳,如果没有阻碍可以顺势后退,那么这样的打击显然更加舒适。而如果不考虑这些细微差别,那么这只是理论上的讨论罢了。在实际操作上,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性质,对付每一种情况都需要精准掌控和深入理解。此外,活步移动也是这一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辅以充分的肌肉锻炼作为基础,因为只有强壮的肌肉才能支持精湛的技术。如果三十岁之前未曾加强自己的核心肌群,那么此时已经错过最佳锻炼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