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起佛汉拳的历史,了解到它最初被称为“佛拳”,又名“暗藏门”。据说,这门拳法由如来创立,达摩继承,并由罗汉精炼。佛汉拳一直是少林寺保密不传的秘籍,它源远流长,拳理清晰,特点突出,内容丰富,是中华武术中的瑰宝。
佛汉拳的创建始于少林寺,但其兴盛期是在东明地区。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当外国侵略者入侵中国时,一位名叫徐修文的大师深感国家危难,为抵抗外敌,他决定将这门秘技传授给民间。徐大师在当时著名的武术中心——大名府杜兴集(今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贾庄村)开设了自己的武馆,从此佛汉拳在东明广泛传播。
有史料记载,有一位名叫贾云露的人物精通卫身秒术、七十二手法、三十八路对打和三十六腿法。他是该地区最著名的武僧之一,也是将这门艺术传至河北大名等地的人之一。不过,由于古代文化传承方式比较保守,因此留世甚少。
学习和掌握 佛汉拳需要理解其独特的原则:“出手站当阳,撤闪调步人难防。”它讲究的是君臣之势、九宫步法、肘部与肋骨之间紧密配合,以及隐藏着多种手法。这是一种擒拿捕捉型的功夫,以贴身靠近打击为主,同时包含了铁爪功等奇袭技巧,使其实战能力强悍且具有较高科学性和综合性。
除了实战价值以外,这门艺能还能够锻炼身体,对老幼皆宜。但要真正掌握其中奥妙,则需历经艰苦磨练。在国家推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本地区六世相傳的佛汉拳也积极参与并成功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后,该艺术再次受到媒体关注,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东明佛汉拳》进行宣传。此后,该基地正在筹建中,以确保这一珍贵遗产能够继续流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