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极拳经典王宗岳拳论中有一段话:“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因此,凡学习过这段经典论述的太极拳习练者都知道“双重”是学练太极拳必须绝对避免和克服的大忌。但“双重”是什么?所有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都没有具体明白的解释清楚,王宗岳拳论只是在上述这一段话之后又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双重”很显然是一种技术行为,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属于抽象的“阴阳”,“阴阳”也可以作为任何事物的代词,因此很显然“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句话中的“阴阳”是表示之所以造成“双重”的一些技术因素的代词,不是指《周易》中泛义的、抽象的、没有具体所指的所谓“有名无形”的哲理。“须知阴阳”显然就是“我必须知道造成‘双重’原因”的意思。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有意无意地、牵强附会地用《周易》上泛义的“阴阳”解释“我欲避此病,须知陰陽”,弄得這句話越被解釋越令人糊涂。而对于“我如何理解‘雙重’?”现代太極劍界的人们也有五花八门的一些看法:①將「雙重」一詞中的「雙」理解為敵我雙方、「雙」的「二」,將「兩」理解為力量;認為「我能夠發揮力量,但對方也能夠發揮相同程度或更高層次的心機和技術」。②將「雙」という概念扩展到自己两脚上的情况,将"两" 理解为承担体力与平衡状态;认为"两足均衡承担体力与平衡状态"即可称作"兩足均衡行动不分虚实"。③将 "兩手同侧動作與步伐同步進行動態平衡狀態而非單獨處於一個固定位置或狀態" 作为一种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攻击或者防御效果。
这些解释似乎各有其道理,但细究下来,都存在疑问性。在实际操作中,“雙輕則隨,大實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大實之患未悟耳。”这样的描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物理运动,它包含了内外结合、柔刚相济等多方面内容,这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来掌握。如果把它仅仅当作一个机械性的身体动作,那么就无法真正掌握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初学者在练习过程中容易陷入误区,并且难以提升自己的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怎样认识太极拳中的‘大実’?” 这个问题涉及到武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有效地运用身体机能进行攻击和防御。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对身体结构、筋骨关系以及技巧应用等多个层面深入了解。此外,还需要不断实践来加深理解,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不过,对于那些想要从理论基础出发去探索和学习武术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也是一个挑战自己能力同时也能够不断进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