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心灵对话

练习太极拳时,眼神与手法、身法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然而,有些人在练习中忽视了这一点,只注重动作程序的变化而不顾眼神的配合,这样就无法展现出太极拳独特的韵味和内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太极拳眼神作用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因为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所以不需要过多关注眼神。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虽然太极拳有其风格和特点,但它同样具备中国武术的一般性质,比如精气神,它不仅与动作相辅相成,而且主要通过眼神来体现。

在表现技巧上,要让“心随形转”,“意发于目”。运用眼法来传达意志,以此显示出动作完整且富有精神气息。太極拳中的眼睛运用主要包括随视法和注视法两种。

随视法是指目光跟随手臂运动方向改变。这意味着眼睛要紧跟着主要的手部或身体移动做出相应反应,无论是前瞻后望还是左顾右盼,都应根据动作变化而变化,以实现“眼随手转,手眼相随”的协调一致。在24式太極拳中,“左搂膝拗步”时,当向右转身侧举臂时,眼睛应该跟随;当左手搂抱、右手推送时,眼睛稍微提前一步,让出一种带有挑逗眉角的情感,使整个姿态显得生机勃勃。而腰部旋转则自然由此引起,全身运动由此产生。

另一个关键点是在使用随视法时,不要过于认真地盯住某一点,而应该做到似看又不见。此外,在面前的或胸前的位置进行运动时,可以遵循眼睛追踪,但当远离胸口以下部分进行移动时,就不要再追踪,而是顺着腰部转体平视前方,以避免低头效果。如果过度专注于一个目标,将会导致头晕目眩,因此要保持一种既能看到也能看不到的情况。

另一方面,注视法涉及指定势结束后,通过两只手或直接注释远处。当执行“挥琵琶”这个姿势的时候,就是通过左臂目光凝望远处,但是这个瞬间只是短暂完成,因为在结构上,每个行动结束恰好标志着下一个开始,要在停顿之际立即进入下一阶段,如无缝接合以保持连续性。不过,这个短暂瞬间确实是一个表达精气神最好的机会。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