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时,眼睛与手法、身法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然而,有些人在练习时只注意动作程序的变化,而忽略了眼神的配合,这样做就会影响太极拳的美感和表现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太极拳眼神作用认识不足。
有人说,太极拳不像其他武术那样强调快速和力量,所以不需要过多地注意眼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虽然太极拳有其独特风格,但它同样具备中国武术的一般特征,比如精气神。在表达方法上,要让“心之苗”生根发芽,即通过眼神来表达内在的情感和意境,以此来显示出动作的完整性和丰富度。
在太極拳中,使用两种主要类型的心理状态:随视法(目随势注)和注视法(目光固定)。随视法指的是眼睛跟随手臂运动而移动,同时追踪主要的手部或身体方向上的变化。例如,在24式中的“左搂膝拗步”,当转向右侧并举起臂时,眼睛应跟着手部移动;当左手搂抱右手推开时,眼睛则稍微提前一点点,与右手一起移动。当定点后略带挑眉,这样的姿态就显得更加充满生命力。而腰部转动则是以腰为中心轴,以躯干带动四肢,并与眼神相互配合。
另一方面,当进行“云手”这样的动作时,无论是注视右臂还是左臂,都要保持全身运动之间紧密连接,不断调整重心左右移动,同时头部自然扭转,从而形成上下相随、节节贯串、处处牵连,最终达到内外合一的地步。此外,在执行这些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不要过于认真盯住一个目标,这样会导致头晕目眩,而应该做到似看非看或视而不见,使整个舞蹈流畅无缝隙。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注视法,它是在某个特定的势位完成后,用平视前方或者直接注視远方的手段,如在“挥琵琶”这个姿势中用左掌向远方平视。但这只是短暂瞬间,因为通常情况下,在每个动作结束后,就立即进入下一个行动状态,使整个练习呈现一种流水般连续不断的情况,因此这个瞬间正好体现了精气神的一种展露机会。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